【海闊天空】 部落旅趣 多霧的泰雅馬胎古道

文/黃作炎 |2020.10.03
3096觀看次
字級
尖石部落處處有石雕。圖/黃作炎
新竹縣尖石鄉是著名的泰雅部落,除了居民堅守傳統世居於此,當地更保持原始、和天地共存的步道林相,相當值得前往一遊,祛除一身暑氣,欣賞山溪游魚躍動擺尾,感受隱藏林間的各種山林小獸……圖/黃作炎
林間樹林蓊鬱。圖/黃作炎
步道入口。圖/黃作炎
溪流清澈見游魚。圖/黃作炎

文/黃作炎

新竹縣尖石鄉層層山脈中,挺拔的林木處處可見,其間大多住著原住民泰雅族(Tayal),按原住民語的字意,就是指「真正的人」,也正是有正義感、樂於分享、崇尚自由的人。

日人強制遷村於新址

泰雅族尊重大自然與萬物,世代居住於此。民國初年,日本人為瓦解尖石鄉泰雅族人反抗,日軍曾深入泰雅族部落。如今位於尖石鄉部落中的李棟山古堡,便是當年的戰場遺跡。後來日本警察強制遷置部落,族人原本散居後山,因而遷居至前山,在全新的土地上,默默地守護先人傳承的一切,形成今日的部落。

尖石鄉境內處處是高山,隨著交疊的林相,繞過重重青山,不時可在山崖見到石雕,刻著泰雅族相關的圖騰,生動而活潑;山谷中,則可聽到潺潺溪流聲,清涼在心中。

由內灣入山之後,可前往馬胎部落,那兒是義興村中最早成立的部落,與嘉樂村早期住民同屬加拉排群。馬胎古道曾經是運送木材的木馬道,早年是客家與泰雅文化交流的重要通路,公路開通後,古道修建成觀光步道,漫步步道間,涼爽暢快。

多霧部落的原始林相

「馬胎」在泰雅語是「多霧的部落」之意,特別在秋冬之時,這兒經常籠罩在雲霧之中,頗有詩意,光是靜坐發呆就十分夢幻。過義興橋之後,右邊步道口可見「馬胎古道」四個大字,從這裡,便可走入步道了。

沿著小徑走,古木遮蔭下不會曬到太陽,走過小橋,可以坐在枕木上歇著,一排枕木椅,可坐或臥,耳畔傳來淙淙溪谷流動的聲音,氣氛還不錯。走過枕木區之後,路徑變得原始一些,彷彿電影《侏儸紀公園》的拍片場景。

前方不遠處,有幾棵巨大的茄苳樹,樹幹粗大蒼勁,要好幾個大人才能將其樹幹合抱。這一帶的樹林特別蓊鬱、高聳,不少大樹的枝幹上,有茂盛的鳥巢蕨附生其中,景觀原味十足。

清溪中擺尾的苦花魚

再往前走,可見一座索道,以繩索打造的木橋,維修得很堅固。握著繩索,看著下面的小溪,真的很想下去玩水。正在綠蔭走道中漫步著,前方不遠處,發現有登山客的聲音,溪水清澈到可見幾隻苦花魚,還有像電影《泰山》片中可甩動攀附的綠藤,隨處掛在大石頭上。

脫下鞋襪,走進清涼的溪流中,讓冰涼的水、透光的綠意,冷卻汗流浹背的熱、疲累的心,好久沒有這麼清爽、開心了。歇後再上路,腳步較先前舒暢多了。

走上坡道拐幾個彎,便進入竹林。據說這一大片竹林,是泰雅族先人在遷村時栽種的,如今成為一段賞心悅目的竹林道,綠意十足。走出竹林後,前方有農家,有幾隻番鴨緩步、黑狗吠叫,遠處看見義興教會頂端上的十字架,及其旁的歐式花園建築,相映成趣,也成為山中的另類風景。

助偏鄉兒童走上國際

我們來到花花綠綠、外型美觀的「瑪雅山莊」,旁邊的教堂一角標示著:「台灣基督教長老教會義興教會」,走過教堂旁的小路,對面是嘉興國小義興分校,小學旁邊有一間已裁撤的派出所。

這所嘉興國小義興分校的合唱團,充滿傳奇故事。當年苦無出國旅費,因網路一則「沒有行李箱的合唱團」募款短片,開啟至奧地利維也納舒伯特合唱競賽的機緣,最後得到大會的金質獎,揚威國際。小小的義興分校校園,牆上獨特的泰雅彩繪,綠樹、群山環抱的校園,得天獨厚的環境,讓在此成長的孩童,培養出天籟般美聲。

不禁想起一部一九八二年由宋存壽導演的國片《老師.斯卡也答》,故事敘述由城市來部落教書的老師陸碧蓮,剛開始不太能適應窮鄉僻壤的環境,與醫師蔡懷仁、修女史心慧,看到部落存有的問題,期待能從教育著手全面改進。

攬住山中一片溫柔夜

經過一連串與小朋友朝夕相處後,她與修女、醫生,逐漸愛上山區部落的一切。後來她接到台北學校的聘書,離開部落小學……但山中的一切,就像劇中悅耳動聽的民謠歌曲一般,留給她無限的懷念。

「斯卡也答」泰雅語是「再見」之意。走在部落村落內,看著綠樹、竹林、花草、小米田,一片在地泰雅原住民特有的景觀,與入山前客家聚落內灣大不同,因為這裡更純樸、更原味十足。

藍天綠地中,聽蟬聲綿延不斷、看夕照染橙的天空,許久不曾在山中小宿,黑夜中,走在鋪石小徑,看那滿天閃爍的星光,不遠處繁茂的枝葉間,簌簌聲飛閃過一個黑影,是飛鼠,是夜鶯,還是山羌?已經不是那麼重要,歡欣、驚喜中,我想攬住如此溫柔的山中一夜。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