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畫百寶箱》一切聲是佛聲 一切色是佛色 芭蕉葉上無愁意

◎李蕭錕/文.圖 |2007.09.05
503觀看次
字級


●水墨禪畫:芭蕉葉上無愁意

●詩堂書法:芭焦葉上無愁意, 只是聽時人斷腸。

頻呼小玉原無事,

只要檀郎認得聲。

古時男女授受不親,一名女子是不能隨便向男子示意的,縱使是洞房花濁之夜,新娘子也不能大聲地呼叫自己的夫婿,只能百般無奈地枯坐在洞房,等待夫婿的到來。

前詩是新嫁娘久候夫婿未至,情急之下,她只好頻頻使喚貼身的丫環小玉,請她提茶倒水,做這做那,無非是「聲東擊西」,要引起夫婿的注意,雖然不是直喚他名,但能聽到新娘子的聲音,也表示提醒他新娘子已在房中久候。

這首情詩中用心良苦的主角新娘子,頗似諸佛祖師,而吾等眾生,則是那感覺遲鈍的呆頭鵝檀郎。佛教經典中所有祖師爺們的語錄公案,諸佛的教示言說,乃至於大自然中的溪聲、山色、瓦礫木石,皆明說暗示,苦口婆心地為人們說法,就如同那位頻呼小玉的新娘子的呼喚。

「喂!我在這裡哩!簾幕深垂,也許你看不到我,不過我可看你看得一清二楚;我就在你眼前,你還不能見得?真是糟糕!」

蘇東坡遊廬山東林寺時,於溪邊夜宿,隔日若有所悟,遂呈一詩偈呈常總和尚:

溪聲盡是廣長舌,

山色無非清淨身;

夜來八萬四千偈,

他日如何舉似人?

佛經以三十二相稱譽佛陀化身相好莊嚴,而「廣長舌」即其一相。《大智度論》說佛舌廣長,柔軟細薄,伸出來可以覆蓋整個臉乃至頭頂;「清淨身」即清淨法身,亦即佛身,而「廣長舌」即佛的宣說法要,且日夜不停地宣說。

「清淨身」演出「廣長舌」聲,就如同「新娘子」作「頻呼小玉」的聲喚,佛菩薩說法的對象是眾生,新娘子呼叫的對象是檀郎,蘇軾的禪悟詩與前述的情詩有異曲同工之妙。

溪聲、山色之類,都屬無情,它們潺潺流出,徹夜不停地宣說著妙法;它們鬱鬱蒼蒼,明明歷歷地呈露著清淨法身,一夜之間,流珠濺玉,宣說出無數禪偈,它是如此的豐饒富贍,憑我這三寸之舌又如何能將此妙諦,悉皆轉知他人呢?

「一切聲是佛聲,一切色是佛色。」當吾人的「心」眼一開,所見所聞,無一不是真理的聲音、真理的本來面目。

「芭焦葉上無愁意,只是聽時人斷腸。」芭蕉和雨都如佛色佛聲,但多事的眾生,非但不能聞見,卻要「曲解原意」,竟聽時「斷腸」,無端生起煩惱,唉!眾生!

(本專欄已部分結集出書,香海文化出版。)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