墾管處從9月1日起秋季猛禽展開,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特別製作,2020琅嶠鷹季宣傳影片。圖/擷取自墾管處影片
影片來源:Facebook/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2020 琅嶠鷹季宣傳影片
【本報綜合報導】屏東墾丁每年秋天進入遷徙性猛禽過境高峰期,墾管處從9月1日起展開的秋季猛禽調查今年進入第32年,在墾丁社頂自然公園凌霄亭的觀測員,19日記錄到創單日過境新高的7萬1608隻,難得一見的「鷹河」生態奇景,鷹迷大飽眼福,為年度墾丁賞鷹季揭開序幕;另外,有「國慶鳥」之稱的灰面鵟鷹,下月初也將來報到。
根據《聯合報》報導,恆春半島秋季猛禽調查進入第32年,赤腹鷹單日過境最高記錄,是2017年9月16日的單日7萬18隻,墾管處委託台灣猛禽研究會調查,本月19日過境7萬1608隻,已刷新這項歷史紀錄,昨天受天候影響單日降到7000多隻,累計赤腹鷹過境已近18萬隻,有機會刷新去年累計過境25萬7000多隻的最高紀錄。
圖說:赤腹鷹。圖/擷取自墾管處影片墾管處保育研究課說,秋季過境墾丁的遷徙性猛禽約30萬隻,包括赤腹鷹、蜂鷹、日本松雀鷹、紅隼、灰面鵟鷹等,又以赤腹鷹的數量最大,平均每年都有10多萬隻,2004年秋季曾創22萬多隻的最大量紀錄,去年創下新高紀錄,過境高峰期在本月中旬至下旬。
墾管處表示,9月是赤腹鷹過境高峰期,只要天候適宜,清晨在社頂公園凌霄亭,可觀賞到成千上萬的赤腹鷹起飛;數量次多的灰面鵟鷹,會在雙十國慶前後來報到,會在下午盤旋下降夜棲林間,清晨起飛滿州鄉里德、港口是最佳賞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