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課不能管教? 家長籲:教育部把管教權還給老師

 |2020.09.18
2228觀看次
字級
教育部日前預告修正學生管教辦法,教師除因特殊情形,不得在下課時間管教。圖為小朋友在下課時,做課間操健身。圖/中央社

【本報台北訊】教育部日前預告修正學生管教辦法,教師除因特殊情形,不得在下課時間管教。學生若對處罰措施提出異議,應停止處罰。家長團體今舉行記者會討論此事表示,老師現在已經不太敢管教學生了,如此法定案,學生恐怕都騎到老師頭上。家長送小孩上學,學品格也是一環,呼籲教育部尊重而非限制第一線教師的管教專業。

教育部表示,「學校訂定教師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注意事項」的修訂,原意是避免使用「禁止學生下課」的方式來處罰學生,但用字易生誤解,教育部將重新檢討該注意事項的文字內容,再行頒布。


圖說:家長團體上午舉行記者會,拒絕教育部沒收教師管教權 。圖╱潘乃欣

家庭主流化聯盟召集人曾獻瑩表示,老師的目標是幫學生建立良好的品格和生活習慣,老師若不管教學生,學生、家長都沒受益。他說,猶太人的教育舉世聞名,他們遵循《聖經》重視教育和管教,其箴言:「不忍用杖打兒子的,是恨惡他;疼愛兒子的,隨時管教」。

媽媽盟副祕書長單信愛表示,爸媽把孩子託付給學校,不外乎希望老師能行使父母對孩子的愛、管教和教導等責任。如今取得知識較過往容易,學校培養學生人格更是必須。

單信愛也指出,這次修法凸顯教育體系的信任危機,原本教育部應該作為老師的後盾,幫老師執行職務。若連管教都要設規定,讓老師綁手綁腳,顯示教育部不信任老師,怕剝奪學生下課的權利。

台灣性別人權維護促進協會祕書長郭大衛說,這樣的規定影響教師的權利和教學品質。如果學生對老師的管教提出異議,老師就要停止,難道是要老師負責「記錄」學生的不當行為,全部交由父母、學務處或輔導處來管教嗎?


圖說:家長團體上午舉行記者會,拒絕教育部沒收教師管教權 。圖╱潘姣琪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