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菩薩 背起他人苦惱 |2020.09.16 語音朗讀 2769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部分山友為節省體力,也會雇請高山協作員。 圖/民眾提供 高山嚮導在水漾森林搭建簡易環保廁所,避免湖水因為大小便持續惡化。圖/全蔣清提供 台東林管處每年維修嘉明湖登山步道,所需建材都雇請高山協作人力背上山。圖/台東林管處提供 大霸尖山山陵線。圖/資料照片 【本報台北訊】台灣山林資源豐富,名山百岳吸引國內外登山客挑戰,但登山主要的負重和帶路,就落在號稱「台灣雪巴」的高山協作員身上,日前一名高山協作員工作時意外被繩索勒斃,突顯他們用健康與體力,換得工資的辛苦與風險。台灣高山協作員多半由原住民擔任,一般都是台東、高雄、花蓮、南投等縣市的布農族人,工作大致分為「嚮導」、「背工」,嚮導會為遊客引導路線、保障其安全;而背工則是付出勞力,為登山者搬運如公用糧食、裝備帳篷等,甚至部分還要為遊客準備餐食。松姓高山協作員說,高山背工最早始於清朝,以前原住民獲聘是用來開路、領路、修步道,在日據時期則聘來進行大規模山地調查,在廣大的山林間,他們憑藉前輩口述教導,就能辨別正確的方向與道路。基本要求至少負重30公斤台東縣海端鄉公所十三年前開辦專業背工訓練,基本要求就至少要能負重三十至四十公斤,依舊能在顛簸崎嶇山路如履平地;一般人因海拔高度,即使走在平緩山路已氣喘吁吁,背工卻能在負重下,依舊在山巔大步前進。台東海端鄉的專業背工達虎說,他當高山協作十七年,二十五歲入行,一個月上山二十天,工作地點都是玉山、雪山、嘉明湖等海拔三千公尺以上高山,除了背食材、帳篷、瓦斯桶,有時還會幫山友背行李上下山。「我現在脊椎側彎、不時腰痠,只能做一天算一天」他說,一個月工資平均可賺四、五萬元,好一點還能賺上六、七萬元,雖比在都市中當建築工人好,並不是天天有工作上門。尤其背著沉重物品走在稜線上,有時遇上暴風雨等惡劣氣候,常會有被吹落崖風險。且身體長時間負重,又要上下坡,脊椎、膝蓋、腳踝、腰部都易出現職業傷害,不少同伴因膝蓋靭帶磨損,如今舉步困難者比比皆是,只能默默退出高山協作工作。山友莊鴻斌也說,高山協作員的價碼與背的重量,基本上都是約定的,常有遊客背不動自己裝備,再用每一公斤一天兩百元費用,請協作員幫忙背,久了身體常會痠痛造成傷害。雪霸國家公園調查,全台專職背工超過五百人,早期背工權益不受重視,常面臨逾時工作、超載負重與工資等剝削,背工價格也是根據負重與海拔高度來決定,有登山隊為節省開支,只聘一、兩名背工,平均負重量都會超過三十公斤,甚至背負到六、七十公斤。發生山難要背罹難者下來台東林管處表示,近幾年,嘉明湖國家步道修繕,所需的敲挖工具、木棧板等建材都是高山協作員帶上山的,甚至連遊客吃剩的廚餘,為恐野生動物上門取食,也是一桶桶讓高山背工運下山;有時發生山難,救難直升機難抵達深山,仍是協作員把罹難者遺體背下來。台灣高山環境險峻、常有人迷路失聯或受傷,熟悉山林的協作員,就要負起救難工作。全蔣清去年便和隊員輪流背著木材,搭建水漾森林的生態廁所,避免隨地大小便導致水漾森林中水質惡化。全蔣清說,登山應抱著崇敬山林的心情,而非征服的心態,同時也要有基礎體能訓練和知識,就算經驗老道,也會發生意外,唯有大家做好準備,高山協作人員的負擔才能減輕,國內的登山運動才能愈來愈完善。 前一篇文章 3年來首次非三巨頭奪冠 大滿貫金盃換人捧 汀恩在美網做到了 下一篇文章 聞臭師如修行者 平心靜氣不易怒 熱門新聞 01【草木堪為友】一樹紅艷的行道大使 南洋櫻花羊蹄甲2025.05.1102莊靜君 將台灣書籍推向全世界2025.05.1003學習星雲大師 廣結善緣 布施歡喜2025.05.1104【生活智人135】企業家媽媽 蒙哥馬利 深諳育兒之道2025.05.1005【修行在人間】放下自在2025.05.1106佛光山功德主 傳承人間佛教信仰2025.05.1207社論--脫中入美的經濟難關2025.05.1108金業管理新挑戰 職場Z世代渴望被重視2025.05.1109科技傳母愛 點亮盲母新視力2025.05.1110紐西蘭南島佛光山 四度獲評優良建築2025.05.13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海底蝗蟲肆虐 東沙珊瑚礁恐消失水管串起善心 翻轉尼泊爾山村中美關稅休戰90天 互降115%浮世繪躍上吐司 藝術新食感科技傳母愛 點亮盲母新視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