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大竹編裝置藝術 桃園地景限定 |2020.09.15 語音朗讀 1640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藝術家劉哲安以生而為人的本能「掬水」為意象,完成的作品「水源」。圖/桃園市府提供 【本報桃園訊】2020桃園地景藝術節將於將於9月18日起日10月4日,為期17天,在中壢大崙、平鎮雙連坡舉辦,以「構築城市」為主題,邀請51位國內外藝術家,其中包含日本、印尼、緬甸國際藝術家,以「竹」為材料,思考竹材進入生活空間及竹產業發展的可能性,共創作28組裝置藝術,包括「豫章之家」、「竹下秋千」、「水源」、「高雙陂塘漣漪迷宮」等裝置藝術,已完工亮相,預將成為民眾打卡拍照的熱門景點。兩大展區中,中壢大崙展區以豫章湖、崇德宮及鄰近社區展出9件藝術作品;平鎮區雙連坡展區以碉堡公園、石門大圳過嶺支渠休憩步道、中央大學一帶為展出19件藝術作品。文化局表示,今年以「構築城市」為主題,從城市未來、自然地景與循環經濟出發,探討都會與鄉村、土地及建築的關係,從高度都市化的核心區域跨越城鄉線,從一路之隔的距離討論桃園城鄉風貌的發展與變化,基於這二區域的發展歷程,看見生態、建築與人文的關係。圖說:藝術家王文志以「水文化」為靈感完成的作品「豫章之家」。圖/桃園市府提供今年引起關注的裝置藝術包括,藝術家王文志以「水文化」為靈感完成的作品「豫章之家」。白晝陽光、夜間月光撒入房屋造型的竹編空間,猶如聖光降臨的寂靜景象。民眾輕鬆平躺在竹地板上,仰望蔚藍清淨的天空,竹縫隙影的鏤空幻境,彷彿天使或神仙隨時會出現。藝術家游文富的作品「竹下秋千」,如一朵竹編雲,貫徹他一貫的流動風格,營造竹林情境、雲層天空及飛翔等自然意象,帶領觀者進入另一個清新幻境。圖說:作品「竹下秋千」,如一朵竹編雲,帶領觀者進入另一個清新幻境。圖/桃園市府提供藝術家劉哲安以生而為人的本能「掬水」為意象,完成的作品「水源」,一雙手從陂塘裡伸展掬水而出,如大地之母賜予,象徵人將水帶往陸地孕育眾生,使生命生生不息,你我都是水與土地的一分子。作品「高雙陂塘漣漪迷宮」,為藝術家李蕢至以水為意象、結合迷宮概念完成,稻田裡的自然雕塑,是創作者的童年回憶,田裡泛起的巨大漣漪,就像是農夫細心照料下,金黃飽滿成長的收成。圖說:作品「高雙陂塘漣漪迷宮」如田裡泛起的巨大漣漪。圖/桃園市府提供 前一篇文章 送可樂餅到偏鄉 小朋友樂食懂助人 下一篇文章 【星雲大師如是說】珍惜人身 熱門新聞 01【生活課題】 建立無血緣家人關懷網2025.07.0302課徵糖稅、糖捐 逾7成民眾支持2025.06.3003兩碗麵的溫柔2025.06.2904當義工 可延緩老化2025.06.2905清涼一夏 動物避暑妙方多2025.06.2906百年演化 男性體型增幅是女2倍2025.06.2907拍戲受前輩啟發 體悟堅持2025.07.0108台北.信義 摩天映照繁華景 古道穿林影入亭2025.06.3009【植物觀察】一樹白雪 偶遇澳洲茶樹2025.06.2910蘭陽別院閱讀研討會 愛書人研討生死關懷2025.06.30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星雲大師如是說】處事禪心【星雲大師如是說】人間佛教【星雲大師如是說】正信之美【星雲大師如是說】輪轉相繼【星雲大師如是說】有情的層次【星雲大師如是說】六忍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