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少登百岳 收穫成功經驗 李祖翔 |2020.09.08 語音朗讀 2147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一群老師帶著6到18歲、身心受過創傷的孩童登百岳,彼此都成長。圖╱善牧基金會提供 善牧基金會兒少安置家園主任廖安琪。圖╱善牧基金會提供 廖安琪分享,雲散開後,美麗的銀河躍然眼前。圖╱善牧基金會提供 文╱記者李祖翔專題報導「我做不到。」在登合歡群峰的團隊中,少女沿路宣示棄權的決心,好不容易熬過1天又鬧情緒,自願在山下幫大家顧行李,7個社工輪流安撫,第2天終於能卯起全力攻頂,把早就準備好的拍照姿勢都用上,更有勇氣期待下一次的挑戰。「太好了!」善牧基金會兒少安置家園首次舉辦的登山體驗:大成功。阿樊達(化名)體態豐腴,行前訓練時,常望「梯」興嘆,「我不行」是她的口頭禪。母親生病,她從小寄人籬下,不只對自己有強烈的累贅感,還屢遭親戚打罵,情緒得不到宣洩,在校人際差,到了安置家園,內心的混亂與衝突依然無法平息,常常惹惱同儕。因此當家園舉辦活動,依能力與速度分快、中、慢速3組時,她優先被安排到了「特別組」──由2名社工照顧1名兒少的VIP。第一天登合歡山主峰,阿樊達興奮衝在最前頭,體力一次性耗盡,下山十分辛苦,「我記得她是哭著下去的。」家園副組長康玉珮回憶,當晚阿樊達決定放棄卻又說:「希望明天天氣差,大家都走不了。」社工讀出了背後的意涵:「大家若滯留,是因為天氣而不是她,她又湧出自己是拖油瓶的感覺了。」於是7名社工輪番懇談,努力讓她聽見內心不想放棄的聲音。發聲有回應 陪伴亦自癒「我們發現阿樊達的配速出了問題,體力消耗太多才感到不舒服,經過調整改善很多。」第二天阿樊達狀況奇佳,不抱怨也不憂愁,7小時順利攻克路最長、海拔最高、地形最多元的合歡北峰,不僅拍了很多有趣的照片,還說能和大家一起爬山很棒,下次還要參加。小豬(化名)的狀況則讓所有老師緊張。入住滑雪山莊後,她疑似出現了高山症,被發現時已經過了醫療人員值班的時間,嚮導首先讓孩子使用高壓氧機,再飲用大量熱水,恢復正常體溫,1小時後不再胸悶、疼痛,隔天就診也無異狀。小豬很感謝「家園的媽媽」在她最想放棄的時候加油打氣和照顧,體會「痛苦時有人拉一把」的溫暖與陪伴──有位老師懷孕不克前往,還請孩子拿著她的照片,象徵同在。安置家園主任廖安琪說,這些孩子過去遇到困難,向外求助都得不到回應,有的還招來打罵,這次老師就特別訓練孩子表達,然後時時刻刻接招,「我們很自豪,沒有一次漏接」。一名7歲男孩,走了2/3的路就腿腳無力,終於忍不住說「我不能再走了」,廖安琪立即回應:「阿姨幫你拿背包,牽你的手一起走好嗎?」她讓孩子體會勇敢發聲是會有善意回應的。登山對大人同樣深有所感,「陪伴孩子其實也在療癒自己。」廖安琪說自己的家庭一樣不美好,但這次陪伴讓她知道自己已蛻變,有能力照顧別人了!並分享此行的不可思議:第一天上山前有下雨,大家做好整天穿雨衣的準備,沒想到一進登山口就放晴,常有的午後雷陣雨也沒出現;第二天晚上嚮導說雲太多,可能沒有機會看到銀河,結果雲散了,天空滿布美麗鑽石,她眉開眼笑的說:「我們是很幸運的。」登頂湧詩意 建立自信心廖安琪還說,「帶19個孩子」一起完成登頂,內心非常激動,「起初想參加的人稀稀落落,直到我和工作人員先去場勘,把影像帶回來分享,孩子雙眼發亮,也想和媽媽(家園老師)一起去」,便展開4個月的體能訓練,從走樓梯、模擬負重到蹲太空椅、跳跳繩、跑運動場和登山步道,最後在許多愛心企業的支持下完成壯舉,這種成就感難以言喻。她也感動孩子因此建立了自信,對「能成功完成一件事」得意不已,還感性地說:「高度愈高,離天愈近,山谷的視野就愈開闊,以前的痛苦拋諸腦後,而被群山擁抱的那一刻,心真的很輕鬆。」孩子回到家園後都成了小詩人。「可以給未來的活動一些建議嗎?」儘管活動圓滿,廖安琪還是吹毛求疵的問了孩子可以改善的空間,誰知孩子竟提了更大的挑戰:「下次要爬難度高一點的。」讓她驚聲尖叫:「My God!海拔3422公尺還不夠?」帶孩子登頂有多提心吊膽她最清楚,不過從來不運動的康玉珮倒士氣高昂:「爬山真的累,但如果連我們都放棄,孩子怎麼有希望?」廖安琪大笑,這想法她欣然接受,也期待下一次共創的美好回憶。 前一篇文章 推動山海教育 平安享受開闊視野 下一篇文章 青年發心服務 為弱勢清潔住屋 熱門新聞 01傳證長老圓寂 弘法度眾利群生2025.04.3002退休之後2025.05.0103紐約佛教聯合會浴佛 佛光人共襄盛舉2025.04.3004新馬寺慶佛誕 2萬人誓行三好2025.05.0105世界密碼日 守護數位資產2025.05.0106【人間氣象】 致青春未遂2025.05.02078 方法有效 對治胃食道逆流2025.05.0308【創作花園】居家環境大作戰2025.04.3009歐洲佛教聯盟會議 維也納佛光山召開2025.05.0210【何處不交朋友】可敬的朋友2025.05.05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畫家捐創作義賣 助失依兒有家 部落全家福 鏡頭捕捉原鄉情感助視障讀圖表 盲博士創電子平台導演著青蛙裝 下水拍攝產業記憶35年熱心義工 從哥哥被喊到叔叔 阮虔芷樂奉獻 凝聚企業家做公益 作者其他文章家扶無窮世代計畫 5千萬元缺口待補 憂YTR倡偏方 陽光急闢謠:燒燙傷快「沖冷水」2022金扶獎頒獎 賴清德勉勵5位自立「家扶兒」淨灘、立槳到吃素 培力園帶孩子體驗生活新風貌讓愛流動 祖父母為己立傳邀祖父母為自己立傳 壯世代讓家庭的「愛」流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