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食動物絕種風險較高 過去500年有368種脊椎動物滅絕。目前還存在的脊椎動物中,有18%面臨絕種危機,其中草食動物絕種的風險比雜食動物和肉食動物高。圖/法新社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美國一項新研究結果顯示,在哺乳動物、鳥類和爬行動物之中,草食動物的滅絕風險,高於肉食、雜食動物的滅絕風險,這項發現有別於傳統認知。
研究團隊分析了二萬多種哺乳動物、鳥類和爬行動物的數據,發現有百分之二十五點五的草食動物,被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認定為生存受威脅動物,而肉食動物和雜食動物,分別只有百分之十七點四、百分之十五點八被認定為生存受威脅動物。
研究人員刊在《科學進展》雜誌的這項研究表示,與食物網的其他部分相比,食草動物在過去五萬年來的滅絕速度,比肉食和雜食動物更高,並且這種趨勢一直持續到今天。
人們常因為肉食動物棲息範圍廣、數量增長慢,認為牠們滅絕的風險更高,但新研究對這種認知提出了挑戰。
美國猶他州州立大學生態學家、該研究第一作者阿特伍德(Trisha Atwood)認為,人們不應該只關注北極熊、老虎等肉食動物的生存,還要意識到犀牛和海龜處境堪憂。
研究人員表示,觀察到草食動物面臨更高的生存風險,具有重要的生態學意義,因為這類動物在控制生態系統的功能中,起了重要作用。
研究人員表示,某些人為干預措施,似乎對草食動物影響更大。他們說:「入侵的脊椎動物(如大鼠)、昆蟲(如火蟻)和植物(如霍滕特無花果)都與幾種爬行動物的衰退甚至滅絕有關。」
阿特伍德說:「實際上很多資料已存在,只是有時需要有人來整理。我們對科學文獻進行搜羅、淘選,整理了超過二萬四千五百種現有或已滅絕的動物種類的食物訊息,這令我們最終建立了一個數據庫。」
阿特伍德說,他們的這項發現,只是防止物種消失的第一步,下一步須研究「動物滅絕模式」背後原因,「那時才能真正遏制物種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