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官方提出「中華民國不是國家」的說法,引發台灣各方不同意見,認為值得憂慮的觀點,無非在於「美國官方」的看法或定義,攸關台灣前途。
但實際上,中華民國有憲法、人民、主權、領土,是標準的國家,這是毋庸置疑的,若美國認為中華民國不是國家,那麼台灣關係法是否就不具法律約束力?
所以剖析為何美方會認為「中華民國不是國家」,是因官員以「對美國有利的國際戰略觀點」發表言論。
也就是說,目前台灣的國民黨與民進黨接連提出「入聯公投」,影響中(國)美雙方的戰略平衡,美國必須壓制,以確保在國際戰略中獲得最大利益。
這也顯示台灣在台海問題上,依舊是處於被動且缺乏自主的「非主權地位」,這就需要「兩大之間難為小」的外交、政治智慧,以取得平衡。
國內究竟要如何自處,筆者認為,國人必須認清朝野雙方的「入聯公投」爭取認同,是為「假議題」。
因為無論「國家認同」或「強化主權」的議題,即便朝野政客都願意放手一搏,最終還是得屈服於國際強權維持戰略利益平衡的壓迫,台灣並沒有可衝撞國際強權的本錢,不能莽撞地急於跨越「紅線」。
因此,事實是台灣被迫要仰強權鼻息過日,而朝野政客也只有進行「假議題」爭取選民認同,而缺乏打破國際強權壓制的能力,所以與其虛耗國力,朝野政黨不如拋棄這種對國計民生毫無效益的「假議題」,讓國人認清現實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