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林基督教醫院營養師林旻樺提出長者飲食菜單以「軟化」、「好吞食」為設計方向。圖╱陳苡葳
【本報雲林訊】根據國民健康署統計,有咀嚼困難問題的銀髮族約百分之十,罹患中風、巴金森氏症、失智症等有「吞嚥困難」者高達近百分之九十,但若將食物「打成泥」,長者往往興趣缺缺,容易營養攝取不足,雲林基督教醫院營養組主任林旻樺提出長者飲食菜單設計方向,讓長者樂於吃飯,攝取足夠營養。
雲林基督教醫院指出,全台高齡者老化時常伴隨牙齒脫落、咀嚼能力退化、唾液分泌減少、喉頭軟組織鬆弛等生理現象,吞嚥能力也跟著變差,美食當前卻得飽受「嚼不爛」、「吞不下」的窘境,且約有一萬多人吃一頓飯得花超過二小時,逾三成民眾會因為進食時間過長,感到不耐煩,甚至發脾氣,長期下來出現體重下降、營養不良等情況。
營養師林旻樺說,適合銀髮族的食材烹調程度,以「軟化」、「好吞食」為主,並依牙齦碎軟質食、容易咬軟質食、舌頭壓碎軟食、不需咬細泥食四大飲食標準調理餐點,即能端出色香味俱全的長者菜單。
林旻樺舉例,如將切絲地瓜加入白米飯煮食,可增添食用口感及香氣;或將蔬菜切細碎後加入蛋中蒸煮;不僅顧足營養,也能刺激長輩食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