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練習題】做孩子的發言人

文/袁葦 |2020.08.25
1525觀看次
字級

文/袁葦(職能治療師)

小邦自出生以後,就以自己的速度成長著,這使得媽媽非常憂心。兩歲了,小邦仍全身軟趴趴的,沒有站起來探索世界的動機;三歲了,拿玩具給他,也不像同年齡的娃兒充滿著熱情,玩具在手上沒幾秒就被他扔了出去。

持續的早期療育下,小邦四歲時,終於搖搖擺擺地學會走路,但地面稍有不平,摔跤仍是家常便飯;更令媽媽煩惱的是,即將要上小學了,還是伊呀咿呀的,連「爸爸」、「媽媽」都叫不出來。然而,人在江湖身不由己,還是得面對現實。媽媽帶小邦來我這兒上課,希望能加強手部的操作能力,起碼未來能跟得上班上同學的節奏。

我提供了一些手部精細動作,如手部肌力、雙手協調的居家訓練活動,媽媽帶著小邦很努力地當作功課每天練習,並傳來影片。小邦手部的靈活度的確進步不少,但是新的問題又蹦出來了……

媽媽說,小邦最近手的動作有進步,但是現在很會抓人或拍人,比如騎機車帶他出門,他一看到加油站,就會激動地抓住媽媽的手臂。因為很痛又很危險,媽媽會大聲說:「不要抓、不要拍!」但無論如何都沒辦法讓小邦停下來。這種狀況,讓她不知該怎麼處理才好。

媽媽提到的問題,其實重點在小邦的「表達」能力。

小邦手部動作較為靈活後,口語表達能力卻沒有跟上來,因此,遇到一些令他開心、驚喜的事物,例如看到他最感興趣的加油站,在無法用口語表達當下的興奮時,自然會用抓、拍等肢體語言來表達情緒。

「媽媽,快看快看!那是加油站,車子吃飯飯的地方!」小邦抓拍媽媽,應該是想要引起媽媽的注意,表達「他看到了加油站」,想要跟媽媽分享。這時候,媽媽的指令──「不要抓」、「不要拍」,當然很難奏效,還可能禁止得愈厲害,小邦抓得愈用力(可以假想一下,當你感冒失聲時,想要說一件事卻被禁止的感覺)。

那應該怎麼辦呢?媽媽可以試著這樣做。

當小邦一開始拍打、抓媽媽時,媽媽可將自己當成「發言人」,代替小邦說出心裡想表達的事情,並回應他的感受:「哇!是加油站耶~車子在吃飯飯呢!」「媽媽看到了喔!」「真的很有趣……」當家長盡可能依當時的情境嘗試這樣回答,孩子被理解後,通常就會停止拍打、抓人的行為。

但有安全顧慮時,像小邦媽媽提到的那種情況,也可以先給一句簡單的指令,中止他們在機車上拍、打、抓的行為。這時,與其說「不要抓」,不如說「危險!放手」,較能代入當時所處的情境,讓孩子了解。

平時在家裡,可以先分別練習「危險」、「放手」這兩句指令,在可能有危險的情況下說「危險!」(如在熱水旁玩耍);在小邦拿著東西或抓人時,練習「放手」的指令與動作,使孩子充分理解指令的意義。練習的時候,最好搭配面對面的表情、聲調與音量,盡量變成反射動作,這樣在緊急的時候就可以派上用場。同時切記,事後一定要同理孩子,代替他「表達」剛才想要告訴媽媽的事。

總而言之,面對表達能力跟不上動作發展的孩子,家長必須更進一步地去了解每一個行為背後的意義,當孩子的「發言人」,並回應他的情緒,如此才能正確地同理孩子,避免較大或不當的動作及情緒的產生。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