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新竹訊】由交大、成大、逢甲、長庚大學學生組成的創新團隊,與輔大、空大、聖約翰科大的身障同學合作,運用教育部學務特教司的「UCAT大專院校無障礙校園地圖」,結合交通部、內政部開放資料,共同研發「UCAT GO上學趣—無障礙大眾交通轉乘資訊地圖」,提供全國二十四所大學、五十三個校區,包含高鐵、火車、捷運、公車的無障礙交通轉乘方法,將在新學年度開學前發表,希望造福身障同學。
交大總務長曾成德說,交大建築研究所二○一八年與教育部學生事務及特殊教育司合作進行「調查校園無障礙環境暨學生培力訓練」及「台灣大專院校無障礙校園資訊地圖(University Campus Accessmap Taiwan, UCAT)」,目前服務已涵蓋七百二十四棟建築物與九千一百八十五項無障礙設施(無障礙電梯、廁所、宿舍、教室、會議廳、運動設施等)。
曾成德說,只要透過電腦或智慧手機連上網站,就能夠隨時查詢,並在線上瀏覽現場照片,確認是否符合自身需求,明年一一○學年度起UCAT地圖將持續擴大到全國六十所大學,讓每一個想到台灣大專院校唸書的學子,都能夠感受到校園的友善和便利。
創新團隊召集人由交大建築研究所計畫助理謝瑞家、逢甲都市計畫與空間資訊學系學生陳思琪擔任,他們說,從五月起心動念,到八月中完成,透過與身障同學合作,讓他們更有同理心,理解身障同學的困難與需求。
團隊查詢整理三萬多筆政府開放資訊,最後結合教育部UCAT與GOOGLE地圖協作平台完成製作,還設計出獨特易讀的七種轉乘資訊標示方法,還有不足之處,希望其他學生能持續增加無障礙大眾交通轉乘資訊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