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行政院公布一一○年度的中央政府總預算,國防部獲核賦三千六百六十八億元,外加採購F-16C/D Block70戰機特別預算二百九十億元,總數近四千億;若納入基金預算五百七十六億元,廣義國防支出占國內生產毛額(GDP)比重,達百分之二點三六。表面上情勢一片大好,卻是日益嚴重的財務危機;最慢下屆總統任內,就要爆發擠兌。
兩岸軍事緊張不斷上升,蔡英文總統多次強調重視國防,自詡絕不卑躬屈膝;另一方面,隨著川普政府與北京交惡,近兩年對台軍售明顯放寬。乍看數據空前壯觀,蔡政府落實強化國防與國軍靠山口號,加上近日媒體不斷釋放國軍可望獲各式新武器的風聲,令國人振奮。
多項採購進入付款高峰
但由於多項軍購開始進入付款高峰,依國防部一○九年預算書規畫,一一○年度預計應付款的重大軍事投資,額度將比一○九年度高出四百七十六億元。行政院核給國防部的一一○年度預算,只比一○九年度增加八十八億,還有三百八十八億的缺口,即使扣除部分發展進程延宕、應該還不用付費的案子,保守估計缺口仍近三百億元。
川普政府近日對台軍售好消息頻傳,使財政問題雪上加霜。消息人士透露,美方將提供台灣的新武器,包括陸軍M142「海馬斯」(HIMARS)高機動性多管火箭、M109A6自走砲,海軍「岸防巡航飛彈系統」魚叉飛彈,空軍MQ-9B「海上守衛者」無人機,總價超過一千三百億,一旦美方正式批准,將使預算短缺進一步擴大。
只分配到三千六百六十八億元預算的國防部,如何應付龐大的資金缺口?最直接的解決方式,是延後付款期程。近年軍購已屢次出現將付款高峰拖到計畫結束前的情況,隨著未來排隊新計畫愈來愈多,開銷只會愈來愈大,延後付款只是飲鴆止渴,將使幾年後面臨的問題更嚴重。
另一個可能的解決之道,是在其他開銷上節流。人員薪水不可能拖欠,近年為因應募兵制上路,更須不斷提升官兵待遇;相較之下,部隊運作所需的作業維持費,因為一時看不出影響,難免成為刪減對象。國軍作業維持費已經長年偏低,近年因應中國大陸機艦大舉蠢動,油料零件等開銷更水漲船高,如果當真對作業維持費開刀,勢必使裝備妥善率的老問題惡化。
對此,國防部則表示,國防預算會依情況每年滾動檢討編列,不致出現周轉危機。另外配合武器裝備的壽期,以及戰備任務需要,在明年度預算中,已經適度增加零附件及油料等作業維持預算,以確保裝備妥善,提升後勤維保能量。
國防部:滾動檢討編列
至於以明年的核賦預算和今年實際獲得的法定預算相比,從中計算增幅的合理。國防部指出,參照行政院公布中央政府總預算案,及配合送立法院預算案書表格式,均以目標年度核賦預算與上年度法定預算為比較基礎,與行政院及各部會論述方式一致。
國防部說,穩定成長的國防預算,有利於兵力整建計畫整體與長期規畫,後續將依建軍備戰需求,持續爭取調增,展現自我防衛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