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電信6月因行動通訊品質不良而遭申訴案件,比去年同期增加近四成,網友直指5G是元凶。圖/胡經周
【本報台北訊】5G建設真的會讓4G短暫變慢!NCC近日公布的六月通訊消費申訴分析報告顯示,中華電信單月行動通訊申訴量比去年同期增加近四成,是五大電信中申訴量唯一增加的業者,原因包括「基地台建設改接」,以及網路流傳「建設5G導致4G變慢」等。中華電信回應,從新冠病毒疫情出現後,申訴量也開始升高,除了用戶更依賴行動網路外,不可否認,5G基地台啟用時,會使4G基地台短暫停止服務約十幾分鐘。
據NCC六月通訊消費申訴分析報告,五大電信業者單月共有四百三十二件申訴案,其中中華電信單月行動通訊申訴案件有一百三十四件,遠高於去年同期的九十八件,年增約百分之三十七;其他業者則各自減少一成以上的案量。申訴案中,又以「通訊連線品質」為大宗,有二百七十件申訴案,「被投訴排行榜」前三名分別為中華電、亞太、遠傳。
NCC分析中華電信「通訊連線品質」遭申訴主因有七項,包括因基地台建設改接、短暫停止服務導致申訴;網傳「建設5G導致4G變慢」,網友紛紛表示網速變慢;尖峰時段網速較慢,或雖上網正常仍覺得速率不夠快;室外信號涵蓋正常,但室內部分區域或室內深處收不到信號;因抗爭而拆基地台,造成鄰近區域信號涵蓋不良;少數消費者在妥善處理後,仍重複申訴相同問題等。
用戶最多 抱怨相對就多
對此,中華電信行動通訊分公司副總經理胡學海表示,網速部分的申訴從二月疫情爆發、民眾開始在家上班,或宅經濟需求大增,帶動行動網路需求起,就大幅增加,由於中華電信用戶最多,申訴暴增的情況也就相對明顯。
根據NCC往期通訊消費申訴分析報告,今年一月五大電信業者申訴量皆比去年同期減少,二、三月疫情升溫後,申訴案量均變多;到了六月,各業者申訴量都有一定程度緩解,中華電信卻再創年增百分之三十七的「暴量投訴」。
胡學海指出,有關於「建設5G導致4G變慢」的網路消息,經內部測試,4G網速部分並沒有受到影響。但他不諱言,由於5G基地台目前幾乎採取與4G基地台共構的方式,在控制連結(control link)部分,仍然走4G基地台,因此當5G基地台建設完成、要啟用上線時,要把整個共構基地台「關機」,就會造成該4G基地台範圍內約十幾分鐘沒有網路訊號,這也是部分申訴的原因。
胡學海說明,在中華電信六月底5G開台前,已經完成兩千多個5G基地台設置,今年底前目標完成四千個,明年則計畫完成八千個,優先順序為「話務量大」也就是「活動人口較多」的區域,再到次都會區、風景區等,最後往偏鄉架設。每個共構基地台在上線前都只會被關機一次,上線後就不會影響4G收訊。
專網商機 估逾百億美元
另,根據全球行動通訊系統協會(GSMA)最新報告,5G獨立組網將為企業帶來前所未有的效益,多個國際調研機構預估資料顯示,5G在企業市場未來幾年的複合成長率高達百分之四十以上。業界預估,5G專網商機市場規模超過百億美元。電子代工大廠卡位5G商機,企業專網市場被視為兵家必爭之地,以鴻海、仁寶、廣達最積極。鴻海串連自身能量與旗下亞太電信積極布局;廣達董事長林百里更形容,這是「門檻高、毛利高,也不用打打殺殺的生意」;仁寶超前部署,成立5G實驗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