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車轉彎車禍頻傳 都是「內輪差」惹的禍 |2020.08.06 語音朗讀 9656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大車車禍頻傳都是「內輪差」導致,用路人要保命就必須遠離大車。圖/unsplash 影片來源:Youtube/恐怖內輪差VR/彰化監理站官方頻道【本報台北訊】近期大車轉彎車禍頻傳,每年造成1千多人死傷,奪走許多寶貴生命,多數肇事司機表示「根本沒看到,撞到後才知道撞到人。」這是大型車的「內輪差」所造成的視覺死角,是最可怕的道路殺手。為什麼轉彎時會沒看到直行的機車?這是大型車的「內輪差」所造成的視覺死角。所謂內輪差,就是車輛轉彎時,內側前輪畫出的圓半徑會比較大,後輪畫出的圓半徑比較小,這前後輪間的差距就叫內輪差。圖說:大型車司機常見的視線死角。 圖/取自新北市政府警察局根據《聯合報》報導,如果你在內輪差的範圍,前輪(車頭)過了沒事,但是會被後輪(車尾)撞到,越大型、越長的車輛內輪差範圍越大,所以要特別小心。為了保命,行人、腳踏車、機車、汽車都應避免進入內輪差的範圍;尤其,大型車在右轉時,為避免後輪壓到人行道,往往先左轉加大轉彎半徑再右轉,這會讓其他用路人誤判而置身險境。根據警政署統計,因大型車轉彎不當及未保持安全距離的傷亡人數,103年有1423人、104年1424人、105年1468人。另依彰化縣警察局交通隊統計,彰化縣聯結車、砂石車、大客車等大型車車禍,104年共1113件造成10死278人受傷、105年1255件14死253傷、106年到10月底共1015件8死205傷,其中多數是因內輪差造成的視覺死角,傷亡人數令人怵目驚心。圖說:機踏車一旦進入大車「內輪差」範圍,危險馬上就會來。 圖/取自彰化監理站交通部公路總局為降低大型車輛因轉彎形成視野死角造成交通事故,從民國100年起,要求新大貨車等必須設置防捲入裝置,也就是在前後輪底盤、後懸處,必須加設鐵欄杆或鐵板等防護裝置,防止將機車、腳踏車、行人捲入,而被車輪輾過,釀成傷亡。但大型車因內輪差造成的車禍仍居高不下,交通部祭出鼓勵大型車輛加裝行車視野輔助系統,提高行車安全。從2018年1月1日起,新登檢領照的大客車與大貨車,應裝設合於規定的行車視野輔助系統,已領牌的大型車則必須在109年1月1日起裝置,經由鏡頭、影像、雷達警示等系統,減少駕駛人視野死角,提高安全性。圖說:機車騎士遠離大車才是保命之道。圖/unsplash根據《TVBS》報導,政府希望藉由新科技加持讓駕駛躲過意外,2018年開始,所有新出廠大型車輛都必須裝設行車視野輔助系統,截至目前裝設登記率已達到99.6%,不過實際成效恐怕有待檢驗,根據警政署資料,去年大型車事故件數5143件,受傷和死亡人數約6千人,是近三年新高,其中大貨車、大客車A1肇事件數合計166件,相較於前年增加23件。消基會交通組副召集人李克聰說,經我們分析原因,主要就是駕駛還不習慣使用,甚至有些駕駛覺得不好用,因為開車還看其它畫面,所以還是看後視鏡。圖說:離路口轉彎處近也很危險,因為是「內輪差」區域範圍。圖/unsplash 轉彎要同時顧及前方、後照鏡和視野輔助螢幕,短短幾秒的反應時間確實考驗駕駛,運研所在2018年上路初期就做了成效評估,發現駕駛員右轉時,使用輔助系統比率僅21%,代表還有80%的人使用情形欠佳。根據公路總局最新數據顯示,近兩年已有80%駕駛表示會使用輔助系統,而且統計2018~2020年1~5月同期,大型車輛轉彎死亡事故已逐年降低。為了讓用路人了解內輪差威脅,各監理站已加強宣傳,像彰化監理站即製作內輪差VR(虛擬實境)影片,還設有模擬場地,宣導內輪差的可怕與防範之道。交通大隊也提出四招呼籲機車族自保:1.由於車型與坐姿,大卡車左右兩側皆有視覺盲區,切勿長時間逗留、並行,最好快速通過。2.確保前後距離足夠,再切換至大卡車前方。3.大卡車轉彎時產生內輪差,切勿從內側跟車。4.跟在大卡車後方也要保持安全距離,預留緩衝範圍。 前一篇文章 吃奇異果治口瘡 食藥署:無效 恐更嚴重 下一篇文章 觀光署升格 拚明年底掛牌 熱門新聞 01【時光重逢】 壺納鄉思,彩繪揚瓷 ——林振龍的陶藝人生2025.10.1702【大師身影】 曲歌繞梁:音樂家李叔同2025.10.1603佛光山線上佛學院 學子雲端精進2025.10.1604【浮世畫框】 藝術回歸生活喜悅2025.10.1605社論--放下手機,重拾人生2025.10.1706巴黎佛光人捐物資 關懷弱勢群體2025.10.1607雪梨佛光人 三代喜同堂2025.10.1608英文畢業門檻 陽明交大廢除2025.10.1609病假扣全勤獎金 勞長認不合理2025.10.1610從極地到珠峰 世界級地標郵局2025.10.16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總統交付APEC代表3任務藍準黨魁鄭麗文 首拜會立院黨團美關稅衝擊 傳產掀廠辦拋售潮海軍操演落幕 陸空演訓下旬登場台中會展中心首展 五金工具擔綱中科院輔力外骨骼系統 20公斤砲彈輕鬆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