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風情】清末民初的杭州西湖 文/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2020.08.06 語音朗讀 2485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民國初年,杭州照相館發行的西湖相片冊,其中有雷峰塔尚未完全倒塌的影像,照相館同時聘請專人用小楷寫上註解。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民國初年,杭州照相館發行的西湖相片冊,其中有斷橋殘雪的影像。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晚清杭州西湖老照片中的靈隱寺。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文/徐宗懋圖文館提供杭州西湖是中國人心目中的人間天堂,北宋皇室遷都於此,命名臨安,終日沉醉於春風楊柳,吟詩作樂,以致將復國大業拋諸腦後。西湖之美,令人如置身仙境,不知前世今生。正由於西湖在朝代更替中的迷情作用,南宋開始的「西湖十景」,經由文人墨客的渲染,千年傳唱不絕。它們是「蘇堤春曉」、「曲院風荷」、「平湖秋月」、「斷橋殘雪」、「雷峰夕照」、「三潭印月」、「南屏晚鐘」、「雙峰插雲」、「花港觀魚」以及「柳浪聞鶯」等。這十景大體上位於湖邊或湖中,隨後經常出現在繪畫和詩作中。元代遊湖區域擴大,復以江南山水為種種美好想像的根源,十景另有所指。明代以後,不同時代的名人遊湖攬勝,詩興大發時,又見前人所未見者,十景又出現變動。清雍正年間,西湖疏浚,十景變成十八景,乾隆下江南,題詞賦詩,十八景又增加至二十四景。直到一九八四年,杭州地方文化單位又重選十景。總之,歷代文人發揮創意,別出心裁,作為參與塑造時代記憶的方式。然而,無論西湖景色如何變動,真正觸動人心的仍然是那些帶著傳奇典故的地方,其中最具代表的無疑是雷峰塔。此塔建於南屏山向北伸展餘脈,瀕湖隆起之高地,林木蔥鬱,相傳吳越王為慶祝黃妃得子所建,故初名「黃妃塔」。塔裡闢有地宮,存放佛像經卷等珍貴文物。北宋雷峰塔因戰亂而遭破壞,南宋重修,呈金碧輝煌之姿,日落照映,故有「雷峰夕照」之稱。明嘉靖年間,倭寇入侵東南沿海,一度圍困杭州,縱火焚燒雷峰塔,災後僅存裸露的磚砌塔身,凝重蒼涼。有清一代,雷峰塔就以此殘缺美的形象深植人心,康熙、乾隆二帝幾度遊湖品題,雷峰夕照遂名聞遐邇。《西湖志》稱:「孤塔巍然獨存,磚皆赤色,藤蘿牽引,蒼翠可愛,日光西照,亭台金碧,與山光倒映,如金境初開,火珠將附……。」儘管雷峰塔的殘缺美獨具一格,但畢竟不堪長年風吹日晒,加上塔基不斷遭人挖取,一九二四年,古塔磚身終於轟然倒塌,不僅揮別了雷峰夕照的千年美景,也勾起了中國社會的巨大傷感。古人所描繪的「雷峰殘塔紫烟中,潦倒斜曛似醉翁」永遠不見了。清末民初,杭州地方照相館常以西湖美景為題材,用專業相機拍攝著名的西湖美景,裝幀成冊,有些還用毛筆寫下典雅的圖說,作為收藏玩賞之用,為當時文化人的休閒生活增添了豐富的內容。今日觀之,西湖美景重現,更感歡暢! 前一篇文章 【成語探源】 優孟衣冠 下一篇文章 長期徵文 熱門新聞 01木衛一火山頻爆發 謎團解開了2025.07.0602陸宣布 啟用W121銜接航線2025.07.0703【光影魔術師】碧海藍天的呼喚──戀戀東海岸2025.07.0604【綠手指筆記】療癒系養蘭記2025.07.0605佛光山攜手多倫多大學 合作推廣人間佛教2025.07.0806【特搜啟示】2025.07.0607兆顆氫彈能量 超級閃焰恐釀災難2025.07.0608【人間有愛】從居家防疫看人道精神2025.07.0609【精選書摘】《你就是自己的焦慮處方》 思考無法解決感覺問題2025.07.06106年新低 前5月建物抵押棟數 年減24%2025.07.08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地方采風】兩方安溪石刻 【走讀城鄉】除舊、復古、觀光──七堵彩繪街弄【文化印象】北京天壇祈年殿【歡喜即是禪──陳玉鳳畫展】華裳映禪心【寰宇采風】漫遊西西里神殿谷【藏在剪紙中的故事──時光飛逝】展翅高飛 作者其他文章【時光走廊】 嘉南古廟系列(20-20) 東石郡【時光走廊】嘉南古廟系列(20-19)北港郡【時光走廊】虎尾郡 嘉南古廟系列(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