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社記者觀訊綜合外電報導】為爭取明年登錄世界文化遺產,國際古蹟遺址理事會(ICOMOS)在日本東北岩手縣「平泉文化遺產」進行現場調查,一連三天勘察於二十九日結束,來自斯里蘭卡的ICOMOS理事會還將向縣政府等單位,徵詢寺院、遺跡的保存管理狀況。
平泉文化遺產是平安時代末期奧州藤原氏相傳百年的佛國淨土,遺跡群有獨特的佛寺、淨土庭園等珍貴文化,包括中尊寺金色堂、毛越寺庭園、無量光院舊跡等。除此,還有三千多項國寶與重要文化財,被公認是第一平安時期美術寶庫,屬國寶級佛教聖地。
平泉昔稱「北方京都」,鼎盛時期從一○八九年起約一世紀,統治平泉的藤原清衡篤信佛教,為弔慰戰亂亡靈,修建許多堂塔,發展成寺群,並利用當地全國唯一的金礦,創造了金碧輝煌的文化,媲美京都。
藤原清衡擁有四十多座金碧輝煌的殿堂,其中「中尊寺」是天台宗東北總寺,始建於西元八五○年,於一一○五年重建。寺中一間金光耀眼的「金色堂」(如圖{2}/取自網路),建於一一二四年,全堂以金漆飾塗,並押上純金金箔,四角柱鑲上來自南洋的夜光貝,世間罕見。
金色堂全名「金色阿彌陀堂」,是一座用黃金與南方出產的夜光貝精工打造的殿堂,僅一根柱子就用了二千多個夜光貝,全堂有二萬七千多個鑲嵌,金光閃閃,且未遭戰火焚毀或掠奪,堪稱歷史奇蹟。據說,毀滅藤原氏的←東武士,衝進中尊寺看見金色堂也驚歎不已,無人敢動手去鑿金塊或螺鈿(如圖{1}/取自網路)。
除了耗資黃金萬噸之外,藤原清衡還派人前往中國取經、抄經。當年所抄經文,以紺紙(深靛藍紙)為底、純金及純銀油墨交替抄寫而成「紺紙金銀字經」(如圖{3}/取自網路),被稱為「中尊寺經」,原有五千三百卷,現多數藏於高野山,也是日本國寶。寺中藏寶還有以金字描繪堆疊而成的佛塔圖。
在十四世紀,中尊寺等建築毀於火災,只留下金色堂與經藏,成為日本國寶級名勝。民眾沿著金色堂外道,可到達擁有中尊寺全寺最火紅的楓之所在,配上經藏,十分清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