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論壇邀請慧喜法師(左起)、心培和尚、覺培法師擔任與談,楊政達擔任主持人。圖/人間社記者蕭宇男
【人間社記者許貞慧台南報導】人間佛教讀書會二○二○年台灣區首場人間佛教閱讀研討會《星雲大師全集.佛法真義》,十二日在佛光山南台別院熱鬧登場,透過佛光山叢林學院男眾學部教務主任慧喜法師經典導讀,主題論壇由主持人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檀講師楊政達,邀請佛光山退居和尚心培和尚、人間佛教讀書會總執行長覺培法師及慧喜法師與談,逾六百五十位愛書人配合防疫,全程戴口罩,共同研讀經藏,沉浸書香。
慧喜法師為讀書人導讀《佛法真義》三冊四個主題內容,包含佛法義理、佛學思想、佛教常識、佛門行事,分別講解三鳥飛空及三獸渡河的層級差異。提到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教導信眾,佛法如大海虛空,每個人因信仰、根性層次不同,對識見的深淺必定有所分別,勉眾不要執著。
《佛法真義》主題論壇,由主持人楊政達,與談人心培和尚、覺培法師及慧喜法師,大師詮釋佛法的精神為眾說明。心培和尚以佛陀講的根本佛法「苦、空、無常、無我」,要大眾正視法義,了解苦、超越苦、解脫苦,轉苦為樂,以無常悟得中道思想,以無我不執著世間萬物,讓佛說的法,正本清源,普現在人間。
心培和尚也解析「四依止」──依法不依人、依智不依識、依義不依語、依了義不依不了義,勉眾以此作為學佛與信仰的準則。
覺培法師提到,大師致力落實佛陀提倡的「平等」、改寫佛教「八敬法」的歷史,讓男女、階級平等成為事實。法師並以「忙就是營養」說明,生死煩惱從貪欲起,所以生命應為法、為真理、為眾人而忙,「若以此為樂,何樂不為。」
慧喜法師闡述如何循序漸進學佛,佛教百千法門中,發心最重要,其次第為發「增上心,出離心,菩提心」,更以「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發願度眾、給人因緣,並內化佛法成為生命重要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