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雲教育論壇南區場,葉志偉(左起)、劉秉彥、曾志朗、陳邦富及莊典亮,參與議題論壇。
圖╱人間社記者許貞慧攝
【人間社記者許貞慧台南報導】「我是個老師!」全台灣唯一獲得Super教師、Power教師及師鐸獎三大肯定的教育家王政忠說,教職才是一生最值得驕傲的獎。公益信託星雲大師教育基金、星雲教育獎指導委員會共同主辦的「二○二○星雲教育論壇」南區場,十五日於台南大學舉行,透過邀請星雲教育獎獲獎人及典範教師,就「活化教育.素養學習」為題交流,吸引約二百位關心教育人士參與。
南台別院住持滿舟法師說,星雲教育論壇至今成立八年,只因「教育不能等待」,選出對教育有傑出貢獻者,進而將經驗與大眾分享,能夠啟發孩童學習、帶動全民閱讀,實踐「學習的社會」。台南大學校長黃宗顯提及,對教育充滿熱忱的人,利用這樣聚會分享所知,期待激發出改革的豐富收穫。
偏鄉與弱勢的定義為何?南投縣爽文國中教師王政忠以「沒有得到專業公平的教育對待」回答。九二一地震後,他因為學生一句「老師,你會不會回來?」決定在南投深耕教育,致力為偏鄉「扶弱拔尖」、成立創新教學團隊「夢的N次方」,以「MAPS」的圖像、提問、發表及鷹架的多元教學,讓學生「從要我做,到我要做」,他深信「教育可以翻轉生命」。
「活化教育.素養學習」論壇,邀請院士曾志朗擔任主持人,星雲教育獎四位獲獎人與談,分別為成功大學臨床醫學研究所教授劉秉彥、彰化縣北斗國小資源班教師葉志偉、中山大學海洋環境及工程學系教授陳邦富,以及彰化縣溪州鄉成功國小教師莊典亮,分享在各領域的無私奉獻與教育理念。
「教書第一天就想改變『填鴨式』教育。」學思達創辦人張輝誠認為,教育無法貪圖眼前利益,要以「自學」引導產生動力,明白學習認知目標的「 記憶、理解、應用、分析、評鑑與創造」,唯有學生超越老師,未來的教育才有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