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墨禪畫:「法華四弘誓願」

●詩堂書法:飢來要吃飯,寒到即添衣,睏時伸腳睡,熱處愛吹風。
守端上堂:「釋迦老子有四弘願云:『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法華亦有四弘誓願:飢來要吃飯,寒到即添衣,睏時伸腳睡,熱處愛吹風。」
(五燈會元.卷十九)
白雲守端禪師(一○二五 ~ 一○七二),係宋代臨濟宗楊岐派僧,他曾上堂說法:
釋迦牟尼佛有四弘誓願:「苦海中有無數沉淪的眾人,吾等誓願度化;無盡的煩惱,吾等誓願斷盡;無數的法門,吾等誓願學習;無上的佛道,吾等誓願成就。」
我法華也有自己的四弘誓願:「肚子餓了就要吃飯;天氣冷了就要添衣;愛睏時就得伸腳睡覺;天熱了就要吹吹涼風。」
所謂「四弘願」,是根據佛陀所證悟的「苦、集、滅、道」等「四諦」而來的:
(一)苦諦:認為世俗之一切,本質皆苦。苦諦即關於生死實是苦的真諦。
(二)集諦:認為煩惱惑業,能招集生死苦果。集諦即關於世間人生諸苦之生起及其根源的真諦。
(三)滅諦:認為只有斷除苦及苦之原因,則可入涅槃。滅諦即關於滅盡苦、集之真諦。
(四)道諦:認為若能依佛道(八正道)修行,則可超脫苦、集二諦,達到寂靜涅槃之境。道諦即關於八正道之真諦。
所以「四弘誓願」就是菩薩為度眾生,依「四諦」而發起的四種廣大之願;「苦」,度眾生之苦--眾生無邊誓願度。「集」,斷苦之源--煩惱無盡誓願斷。「滅」,滅一切心念--佛道無上誓願成。「道」,成就一切法門--法門無盡誓願學。
這些規矩在禪者的眼裡都太嚴肅了,六祖慧能倡說「無念」、「無相」、「無住」等三無,就是希望眾生免於執念、執相、執法等束縛,在生活中直探本心本源。在這樣的思路下、禪宗走向隨順自然,體驗生活,而日趨生活化。
較早的佛教教義,強調涅槃正果,必須累世的修行才能證得,禪宗的修行則強調今世當下便能獲得解脫,更具入世與現世精神。
(本專欄已部分結集出書《坐者何人》香海文化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