製作佛手需有耐心、專心、靜心。
圖╱人間社記者陳秀卿
製作佛手需有耐心、專心、靜心。
圖╱人間社記者陳秀卿
【人間社記者陳秀卿花蓮報導】佛光山花蓮月光寺成立「佛手班」二十多年,每周三、周四用麵粉製作約三千隻佛手,供應全球佛光山道場焰口法會所需,藉此護持佛光山,並修持個人心性,以及表達對佛至高的崇敬之心。
班長吳純美說,二十多年前,他參加友寺舉行的焰口法會,發現供桌上有小巧可愛的佛手,感覺無上莊嚴,便暗自發心也要為佛光山製作佛手。於是,他向花蓮知名烘焙師傅學習基本的揉麵、烘培技巧,再自行揣摩、創新,終於揉製出小巧的佛手模樣;隨後,吳純美向法師表達成立佛手班的構想,獲得法師支持,也吸引其他義工加入。
「其實剛開始製作佛手並不順利。」吳純美說,起初有五、六位義工發心學習,從早上七時做到晚上九時,才做出三百隻佛手,其中還有許多瑕疵品。之後經過不斷的研發創新,一次次試做,成功率不斷提升,佛手班人數日益增加,技藝日漸純熟。現在,義工們都能做出一樣規格的佛手。
月光寺佛手班是全佛光山體系,唯一製作焰口法會佛手的義工團體,目前班員有二十人,每周三、周四到月光寺會合,從揉麵糰、加糖、醱酵、搓揉、剪裁、壓指、上色、擺放,到炊蒸、陰乾、日晒、保存,每個步驟都須有十足的耐心和專注力,任何一個環節都不能出差錯,否則前功盡棄。
月光寺監寺妙勳法師說,冬天太冷,麵糰不易醱酵,只能在夏、秋兩季製作,而麵糰在冷氣房中又容易變乾,因此,佛手班製作佛手的環境不能有空調,即使大暑日也不能吹冷氣,但義工班員們仍甘之如飴,秉持耐心、專心、靜心,做出一隻隻莊嚴佛手。
妙勳法師也強調,花蓮得天獨厚空氣清新,日晒佛手時,較不會有灰塵等雜質汙染問題;陽光晒透後,可保存較長時間,不易變質,利於全球佛光山道場在焰口法會時使用。
「麵粉製作的佛手,代表觀世音菩薩慈悲化身的手,經過焰口法會的加持後,信眾帶回去食用,免受災難,免除生病,全家保平安。」妙勳法師道出「佛手」的殊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