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會法師、吉安鄉公所代表和書香委員合影留念。
圖╱人間社記者李美蘭
【人間社記者陳秀卿花蓮報導】「人間佛教閱讀研討會」列車二十日開到花蓮,首度與在地政府機關──吉安鄉公所聯合主辦,在花蓮阿美文物館舉行,吸引吉安鄉公所員工、居民熱烈參與,逾三百人聆聽法義,包括社區居民五十餘人,讓人間佛教走入社區。
人間佛教閱讀研討會花蓮場,由吉安鄉公所、人間佛教閱讀研討會共同主辦,佛光山月光寺承辦,以《華嚴經普賢十大願》為主題,人間佛教讀書會總部執行長覺培法師導讀經典,再攜手佛光山副住持慧昭法師、人間佛教讀書會輔導法師滿穆法師共同進行主題論壇,主持群包括戴慶華檀講師,以及佛光青年團幹部林菡蓉、羅羽筑、吳思漢,三名青年穩健的台風、對佛典理解,以及有條不紊的提問,展現人間佛教傳承的希望。
月光寺監寺妙勳法師表示,月光寺正在進行建寺工程,大眾發願跟著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的腳步,讓人間佛教走向國際、傳承在地,因此選讀《華嚴經普賢十大願》,邀請社區居民共同落實十大願,讓社會更加祥和,也發願讓自己成為更好的人。
覺培法師帶領導讀,開宗明義解釋華嚴大意是「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華嚴經》思想特色,其結構分成信、解、行、證,修行生活則以〈淨行品〉為典範。
滿穆法師曾在南非弘法多年,他分享佛教文化與南非原民文化交流過程,因為互相尊重、「恆順眾生──民意的重視」而獲得友誼,並以「廣修供養──結緣的實踐」指出,最上乘的供養,就是對佛法的尊重、珍惜。
如何能保有弘法的熱情?慧昭法師說,自己要有密行、不計較不比較、找出最相應的修行法門且一門深入、多讀多聽星雲大師的相關著作開示、要有佛法、有服務熱忱,以及好事要堅持,「餘生很貴,請別浪費!」勉眾隨時精進用功。最後,由戴慶華領眾心得回饋,圓滿研討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