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廢水停止排放,使湖中教堂更清楚易見。
圖/取自土耳其每日新聞推特、《太陽報》
伊茲尼克湖湖面下的教堂二○一五年模樣。
圖/取自土耳其每日新聞推特、《太陽報》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新冠病毒疫情爆發以來,土耳其經濟受創,工廠不得已停工、減班,卻也讓自然環境變好了;土耳其西北部的伊茲尼克湖(Lake Iznik)因為少了汙染和排放,變得清澈見底,使得水底下一座有一千六百年歷史的教堂遺蹟,能夠清楚顯現出來。
坐落於土耳其西北部布爾薩省的伊茲尼克湖,表面積約二百九十八平方公里,最深處有八十公尺。教堂的殘骸留存在一點五至兩公尺深的水裡,距離湖岸約二十公尺。
根據英國《太陽報》報導,從布爾薩省空拍圖可以看到,伊茲尼克湖水面下的教堂遺址相當清楚易見,壯觀的景象讓當地人十分興奮,因為多數居民在當地住了許多年,幾乎沒見過這般景象。
據報導,考古學家認為這座教堂的歷史可追溯至西元四世紀,從規模來看是當年具聲望的基督教教堂。考古學家、歷史學家估計,這棟教堂在西元七四○年的地震中倒塌。
二○一四年專家在伊茲尼克城上空對多項歷史文物空拍,發現這座教堂遺蹟。土耳其烏魯達大學(Uludag University)考古學系主任沙辛(Mustafa Sahin)表示,「我從未發現過如此宏偉的結構」。
沙辛說:「當我第一次看到湖裡的影像,我非常驚訝能看到如此清晰的教堂結構。」他說:「我在直升機上看到它時,簡直不相信自己的眼睛。我心想:『以前怎麼沒有人注意到這廢墟?』」
今年受疫情影響,工廠和經濟活動停擺,廢水不再排放,不僅空氣變好,連原本長年汙濁的河、湖、海水,也漸漸變得清澈,教堂遺蹟也因此更加清楚顯現出來。
土耳其新冠病毒確診人數已破二十萬,死亡人數逾五千。當局設下許多禁令,直到六月一日才解除大部分防疫措施,讓餐飲業、體育場所、文化場所、休閒場所復業或重新開放,並且取消周末封鎖令,恢復國內和國際航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