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吃不到了? 松茸面臨滅絕

 |2020.07.11
1475觀看次
字級
在植物疾病、森林面積減少且環境惡化下,松茸產量逐年減少。圖╱取自網路
極度瀕危的伯特狐猴,是世上最小的靈長類動物。圖╱取自網路
歐洲倉鼠在法國、德國和東歐的一些地區已經不見蹤跡。圖╱美聯社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九日更新「瀕危物種紅色名冊」(Red List),紅色名冊記錄並評估了十二萬零三百七十二個物種的保育情況,當中近三萬二千五百種受「滅絕」(Extinct)威脅。其中包括享有「菇中之王」美譽的松茸,松茸因帶有清新香氣、味道鮮美是不少饕客的最愛。但在植物疾病、森林面積減少且環境惡化下,產量逐年減少。這也是松茸首次被IUCN評估面臨「滅絕」風險。

松茸因無法人工培育,加上日本人非常喜愛松茸,因此價格居高不下,一百克的價格從新台幣三千元起跳,但美食愛好者仍趨之若鶩,足以看出這項「山珍」的超凡魅力。松茸除了價格昂貴,營養價值也很高,富含蛋白質、粗脂肪、粗纖維、維生素C等。

紅色名冊的負責人Craig Hilton-Taylor說,今年是前所未見的一年,由於新冠病毒大流行而浪費了很多寶貴時間,無法監察物種情況,導致生物多樣性數據出現巨大缺口。

在最新的紅色名冊上,歐洲倉鼠、北大西洋露脊鯨和多種狐猴被列為「極危」(Critically Endangered)物種,距離「滅絕」不遠了。

「無危」倉鼠

可能30年內滅絕

IUCN說,除非情況有改善,否則歐洲倉鼠有可能在三十年內滅絕,歐洲倉鼠每胎所生的新生兒已由二十隻減少至只有五、六隻。歐洲倉鼠在法國、德國和東歐的一些地區已經不見蹤跡。與二○一六年的評估相比,是個巨大的變化;當時歐洲倉鼠被列為名冊保育級別中最低的「無危」(Least Concern)。

Hilton-Taylor指出,這是極不尋常的例子,但暫時沒有充分資料解釋到每胎倉鼠數目減少的原因。IUCN認為工業發展、工業式農業種植單一農作物、全球暖化與光汙染都是潛在原因。

最新的評估也顯示,全球只有不足二百五十 隻北大西洋露脊鯨生存,氣候變化造成的海水水溫上升,可能使主糧磷蝦移至更北的位置棲息,也就是夏季遷到加拿大的聖羅倫斯灣覓食,由於當地是主要航道必經位置,船隻發出的噪音、漁船船網纏繞、生育率下降等壓力,北大西洋露脊鯨的數量,自二○一一年已減少百分之十五。

狐猴的保育情況也出現惡化跡象,在現存的一百零七種狐猴物種中,一百零三種被視為受威脅,其中獨有的三十三種為極度瀕危,包括僅在馬達加斯加西部找到的伯特狐猴(Microcebus berthae),這種極度瀕危物種是世上最小的靈長類動物,身長約九公分。牠們主要受當地農業活動與焚林影響。

國際自然保育聯盟認為,疫情可能也加劇了狐猴瀕危慘況,因為疫情衝擊當地經濟,窮困社群為求生存而取用更多自然資源。

狐猴屬靈長類,為馬達加斯加眾多珍貴特有種之一,更是該國國寶。但馬達加斯加苦於貧困,難以遏阻森林砍伐、盜獵和非法寵物交易。

冬蟲夏草遭濫採

入列「易危」

另外,全球最昂貴的真菌冬蟲夏草(Ophiocordyceps sinensis)亦已被列為「易危」級別。冬蟲夏草是名貴中藥,中醫認為可「補肺益腎,止血化痰」,自一九九○年代起其需求不斷急增。

冬蟲夏草生長在海拔三千至五千公尺的高山草地上,主要產於大陸青海、西藏、甘肅、貴州等雪山草原,在適宜條件下,麥角菌會於夏季由僵蟲頭端抽生出長棒狀的子座而形成,再被高原人民採集,是當地人的主要生計來源,但由於濫採,冬蟲夏草在過去十五年的數量已減少至少百分之三十。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