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苗栗訊】政府推動太陽光電,要在二○二五年達成二十GW目標,其中七成採地面型種電,現在光電搶地的手也伸向苗栗淺山(海拔八百公尺以下)地區,讓極度瀕危的保育物種石虎,再度面臨棲地破碎化危機;同時也造成淺山水土保持破壞、濫用除草劑等環境隱憂。
通霄的苗31鄉道上兩側,盡是黃澄澄的稻田,一期稻作七月陸續收割,農夫們忙著割稻;但稻田旁卻被一片片灰色太陽能板占領,這些標榜綠能、環保的光電板占據原本有作物的農田和小森林的淺山,除了「滿山盡是光電板」、田園與山林樣貌丕變,農民也怕危害自家良田。
這兩處已開發的光電場位於通霄鎮福源里,翻過一個山頭就是主打友善耕種的「田鱉米」產區。生態觀察者李璟泓在一旁有三分農地,種植地瓜、玉米與落花生,他在農田架設自動相機,七年多來拍攝到四、五次石虎蹤跡,還記錄過石虎母子同行的影像,另外還拍到鼬獾、麝香貓、食蟹獴、白鼻心等大量淺山動物。「這裡的生態太棒了。」李璟泓說。
光電板下草木盡除
水土保持崩壞
李璟泓對灰面鵟鷹很著迷,他說田鱉米農地周邊的山林,仍維持自然的淺山環境,屬於灰面鵟鷹南北遷徙的「休息站」,他已累積多筆觀測紀錄。對珍稀物種石虎來說,這塊土地附近的苗一二八縣道,多年來有十隻石虎路殺紀錄,代表通霄福源里、福龍里周邊的淺山環境,屬於石虎與淺山動物的生態熱區。
當他發現福源里二處農地變更種電後,光電板下的土地變得光禿禿,樹木和雜草等植被清除殆盡,大雨過後雨水傾瀉而下,紅褐色的泥水造成附近農路積水,可見山區的水土保持因此崩壞。
台灣石虎保育協會棲地保育專員、苗栗自然生態學會理事陳祺忠指出,石虎是大範圍移動的動物,一天之內的活動範圍可廣達五百公頃,當光電圍網下方沒有空隙,這些地面型的野生動物都無法進出,便阻礙牠們的移動路徑;石虎因此會沿著道路走,甚至靠近民眾的居家,被路殺、獵殺的機率自然提高;「淺山種電影響的不僅是石虎,而是整片生態」。
小於2公頃免環評
苗栗百案待審
苗栗淺山環境多,過去常在路邊看到「售!二分地」的黃色廣告看板;去年底,這些廣告看板變了樣,通霄等地的淺山丘陵地上,已陸續出現種電場址,苗栗縣府工商處審查通過的有十六案,排隊待審的還有多達一百一十六案,總面積超過一百公頃,每案都小於二公頃,免辦環境影響評估。
「農民看到這些高額租金的廣告,很難不心動。」陳祺忠說,經濟部能源局二○一八年修訂「太陽光電發電設施使用興辦要點」,放寬一般農地只要變更地目即可種電,苗栗通霄、苑裡等地就出現大量黃色看板,有業者以高額租金遊說農民,鼓吹農民分割農地種電,甚至呼朋引伴加入種電行列。
苗栗縣府工商發展處指出,縣府未來收到大型的種電申請案件,將徵詢農業處、生態保育及在地人士的意見,請專家提出保育措施和建議。
環團擔心這波山坡地種電風潮,會從苗栗吹向各縣市,造成難以收拾的災難。地球公民基金會主任蔡卉荀說,政府已允諾在漁電共生案推動環社檢核機制,但尚未公告,呼籲農地、淺山及溼地等種電案應一併納入規範。
苗栗淺山種電現象,突顯的是整個光電開發制度急就章的敗象,如果不認真檢視、積極把關,將是台灣環境一大災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