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怦然心動的文學課】 在國文學科中心 播種育苗的駱靜如

文╱須文蔚 |2020.07.02
2395觀看次
字級

文╱須文蔚

駱靜如老師接獲北一女校長的任命,在二○○五年開始擔任高中國文學科中心執行祕書,原本只是一個因應新課綱施行,推廣宣導的教育訓練機構,可是她長年擔任國文老師不免覺得,面對選修課、跨領域、差異化教學等新興理念的衝擊,如果培訓課程結束後,老師們就星散了,不是太可惜了?有沒有一個模式可以讓國文教學的改革深入各校?

駱靜如與資源小組的研發成員一起討論,希望建構一套教師培訓流程:第一階段,請各校推薦曾開發特色教案的老師,參與為期三天的「種子教師培訓營」,一定要接受完整的培訓,才能取得種子教師的初階資格;第二階段,結業後的老師回到教學現場,依照當年的主題設計教案,教學實踐與評估,一學期後發表教案與成果。第三階段,擇優進入各區域教學專業人才庫,儲備教師專業成長研習的講師,推動年度特色主題的教案與觀念到各區域與學校。事實上,參加過第一階段培訓營的夥伴都笑稱是「魔鬼營」,白天要上課,晚間有教案設計與報告,第三天還要提出上台簡報實作成果。不過每年從培訓營結業,同時完成一學期的教案開發與評鑑的老師,經常都超過九成五以上,充分顯示出願意接受挑戰的老師所在多有,意志力也都讓人佩服。

面對跨領域教學以及開設選修課的挑戰,從二○○九年開始啟動的種子教師培訓營就希望老師們研發的教案也以區域文學、小說選讀以及文學詮釋與教學等主題的選修課設計,進行研發。原本培訓營都以資深的高中國文老師為班底,為了深化培訓的內容,二○一○年在高雄的培訓營隊中,開始邀約大學老師進入課堂,我也就在當年認識了活潑開朗與心思細密的駱靜如老師。

營隊結束後,二○一一年底,駱靜如老師一通電話,邀我參與規畫國文學科中心第四屆種子教師培訓營,我抱著學習的心態答應了,也提出跨領域的思考,導入邏輯思辨與田野調查,以「思辨與語文表達」為題目,一群熱心教育改革的國文老師遠赴芳苑,在國光石化停辦爭議後,走進現場,傾聽在地人依舊存在環保與開發對立的各種論點。從活動設計的過程中,我發現駱靜如老師有很深厚的土地情感,也堅信國文教學的革新應當更走進生活的現場。

記得當時國光石化已經塵埃落定了,確定不開發了。設廠計畫停下了以後,高中國文老師到了芳苑海邊,看到西部海濱地區非常貧困,幾乎沒有產業,在村落中剝蚵仔的阿嬤說:「孩子必須騎著機車,到很遠的麥寮去工作。」推動環保運動的社區工作者,則開心宣示保存了一塊淨土!種種不同的說法與聲音採集,搭配辯論活動,讓老師代表經濟部、環保人士和村民,引經據典來重新攻防,確實打造出一門有火花的文學課,也引發許多不一樣的思辨題目在教學現場。

記得半年後的教案分享,馬公高中的林麗芬老師就以〈鴻門宴〉為基礎,討論項羽的抉擇,轉為思考在公共事務的選擇上,要考量那些不同的面向。原本馬公高中的同學對國文課並不太熱忱,林麗芬老師就讓學生在課堂上辯論大倉嶼是否該設立「媽祖文化園區」開發計畫?學生就扮演不同立場,把教室化身為call in節目,引用課文的知識,加上時事資料,進行辯論,引起師生很大的迴響。有趣的是,岔出到現實生活的思考與辯論,沒有耽誤功課,反而讓學生更有學習動力,國文成績也就相對提升。駱靜如感動之餘,也更清楚有一群力求改變的老師,不願意墨守成規,不斷實驗新教學方法,確實呈現出活力,改變了課堂的互動模式,也沒讓家長和學生失望,大考也有亮眼的成績。

駱靜如老師同時也是一位堅定的國文教育改革家,她不斷思索導入新的議題,希望帶動更多有活力的教學形式。在她邀約下,我一直協助企畫辦理種子教師培訓活動,我也相信國文教育改革的重點不在於文本,而是教師是否「生命在其中」?以及教師能否有跨領域的能量開拓生動的課堂教學?於是我們和大批極其優秀的高中老師,一起合作備課,一起跨國研討(每兩年還辦研討會),逐年從讀寫故事、報導文學口述史與書寫、抒情傳統與文學教育,一忙就合作了四個年度。

過去很長一段時間,小說的教學並沒有進入高中國文課堂,在柯慶明教授的堅持下,課綱中納入了現代小說,也改變了教學的內容。我們所設計的讀寫故事主題,不僅希望讓老師們更善於解讀小說,更期待老師們願意說說自己的故事,打破師生的隔閡。在種子教師培訓營的成果分享中,每一組的老師都從生活中提煉了自身的故事,我印象比較深的有一組老師演出一則短劇,女主角是一位女老師,必須單薪雙工,要教書也要還要面對家庭,在少子化的教育環境中,懷孕的老師還要加班訪視與招生,公婆完全不諒解,痛苦的女老師夜晚返家的路上落淚了,不少台下的老師也感同身受,頻頻拭淚。

在紀實文學的教學與創作的培訓營中,也開拓了寫作教學的新面向,老師們先參與一場社區代表出席的記者會,其後實地採訪了鳳林鎮的小農、社造工作者和文創產業。認識在地夥伴誠懇耕作或開發產品,同時以文創的方式,讓大眾更接受他們的產品,展現出鄉土與生命的熱情。藉由採訪與書寫的實際體會,讓老師們更敢於設計文學走讀、區域文學、旅行文學或報導文學等不同主題的課程,也讓國文老師更勇於與地理、公民、歷史科的老師共同開發選修課。

駱靜如老師退休前所規畫的培訓主題是「抒情傳統與文學教育」,回到古典文學以詩為傳統的底蘊中,重新省思古典文學批評的特質,也進一步開展現代文學抒情性的詮釋方法。這就是駱靜如老師開放的特質:重文本,也重批評;重理論,也重實踐,她默默的、很辛苦的在台灣的各地奔走,用她縝密的行政能力,以一己之力在國文學科中心播種育苗,培育了數以百計的種子教師,創造出無數精采的課程與教案,我總覺得她身影雖小,卻是教育改革路上的大巨人。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