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尬新聞】 植物也怕水滴打

文/高詩豪 |2020.06.30
1454觀看次
字級
圖/Pixabay 繼上一次的「植物也會發出尖叫聲」報導後,這一次有關於植物科學的新發現是「植物遇到下雨會恐慌」。這句話聽起來很奇怪,陽光、空氣、水,是生命三大要素,植物為什麼要怕水呢?

文/高詩豪

繼上一次的「植物也會發出尖叫聲」報導後,這一次有關於植物科學的新發現是「植物遇到下雨會恐慌」。這句話聽起來很奇怪,陽光、空氣、水,是生命三大要素,植物為什麼要怕水呢?

請同學們注意,這邊專指的是從高空中落下的「雨水」──我們日常生活中的雨滴,其實含有大大小小許多看不見的細菌、真菌、病毒,若是從高空降落在葉子表面,單單一顆小水滴將會四面八散地噴濺至周遭10公尺範圍的植物上。

而科學研究人員藉由向植物噴水的觀察發現,植物首先會先活化一個名為「Myc2」的蛋白質,上千萬的基因立馬著手準備植物的防禦工程,就像古時候的「烽火台」,其警告訊號從一片葉子傳到另一片葉子,激發一系列保護作用。更新奇的是,被雨滴打到的植物,不僅僅是會幫助本身株體產生防禦反應,另一種名為「茉莉酸」(JA)的激素也會緊接著接棒,透過空氣傳播給附近的植物,提醒「好厝邊」提高戒備。

其實這很好理解,植物基本上無法跟動物一樣具有一定的移動能力,看到苗頭不對就閃,腿麻走不了怎麼辦?那植物本身就只好更迅速地演化出多樣性的生化防禦系統,並且也幫助鄰居啟動防禦機制,畢竟只有你住的社區安全了,傳染病的散播率才會下降,這樣才符合植物本身演化上最大的利益,可說是植物版的「助人助己」。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