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縣市及新竹縣日昨分別舉行義民祭典、客家文化節活動,展出以創作代替殺生的創意神豬賽。筆者認為,政府若能獎勵傳統的神豬比賽轉型,對增進農產品的品質,及提升節慶的觀光價值必有助益,也是最佳的農業白皮書。
但以豬公敬神其深厚的歷史文化意涵,可能無法完全擺脫傳統的神豬賽,筆者提出幾點建議供參考
:一、傳統神豬賽多以重量評比,因而衍生以專業但不人道方式飼養的弊端,遭社會團體詬病,若能改以豬隻健美作為評比標準,不但傳統得以維繫,且附加價值還會更高。
二、鼓勵農民以環保觀念飼養豬隻,拒用瘦肉精,並減少使用抗生素,增大豬舍空間,讓豬隻能自由活動,這樣養出來的豬隻,必然健康而肉質有彈性、鮮美,合乎消費者的健康需求,變成國人的首選,自然不會買進口豬肉,也間接保障了農民的權益。
三、台灣有優質的農夫,一流的的農業技術,我們應該結合農畜科技單位,研究豬隻美形技術,使養出來的豬隻活潑討喜,其經濟效益絕對不只翻兩番而已。
任何產業都必須創新突破才能永續發展,養豬及觀光亦然,期待主辦單位能集思廣益,融入創意巧思,吸引年輕人參與及國際觀光客前來,使具有歷史文化意義及觀光價值的活動,能傳承久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