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用智能系統 調節自我情緒

陳玲芳 |2020.06.03
931觀看次
字級

【記者陳玲芳台北報導】今年四月發布於《JAMA精神病學期刊》的英國牛津大學研究結果,指出健康的情緒調節,包括選擇有助於穩定情緒的活動,然而在個人選擇活動受限下,如在社交孤立和封鎖期間,這種自然的情緒調節會受到損害,甚至可能導致憂鬱,尤其憂鬱症患者,情緒自我調整能力受損情況,可能更嚴重。

研究發現,情緒低落的體內平衡,可以預測出更高的憂鬱症發作頻率,以及發病期間。且活動和情緒之間的某些關聯,與文化特別有關係,如在高收入國家,「運動」最能促進情緒;在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國家則是「宗教」。

研究建議,透過「即時(real-time)」監控情緒,「智能系統」可以提供活動建議,以增加情緒調節能力。這種干預措施,可以做到遠程服務,讓無法獲得「面對面」照顧的患者,包括低收入和中等收入民眾受益。

國立成功大學護理學系教授林梅鳳指出,紓緩情緒的方法很多,但要找尋自己喜愛且適合的,才能持久,也可以善用科技、透過「智能程式」來輔助,例如想運動的話,藉由手機程式中提醒及記錄機制,幫助自己合乎生活步調,納入日常生活,進而養成習慣。

她建議,憂鬱症患者在自訂活動時,不要設定過高,應以「小目標」為主,每次活動時感受身體及情緒上是否有細微的變化,幫助情緒調節能力的恢復及自我肯定。她提醒,當發現情緒不穩定時,需透過有效的活動或方法紓緩,如嘗試新的活動,在持續練習或專家的指導下,逐步內化,穩定身心的節奏。

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主任葉雅馨說,當活動選擇受限時,如因疫情的封鎖或隔離,情緒的調節就比較會出問題。好好學習及應用智慧科技,讓遠方或國外的親友,甚至隔離時需在不同的空間,都可用視訊互動,網路遊戲及資訊更新,就能讓自身遠離孤寂、無助狀態。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