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大陸四川仁壽縣的黑龍灘水庫,因水位持續下降,一處岩壁上的摩崖造像,五月二十九日露出真容,其中有一尊是建於唐代、十六公尺高的坐佛。一九七○年代,因修建黑龍灘水庫,坐佛胸部以下與周邊的石窟、崖墓,一起沉沒於水下。圖╱中新社
中國大陸四川仁壽縣的黑龍灘水庫,因水位持續下降,一處岩壁上的摩崖造像,五月二十九日露出真容,其中有一尊是建於唐代、十六公尺高的坐佛。一九七○年代,因修建黑龍灘水庫,坐佛胸部以下與周邊的石窟、崖墓,一起沉沒於水下。圖為露出水面的石刻造像。
圖╱中新社
中國大陸四川仁壽縣的黑龍灘水庫,因水位持續下降,一處岩壁上的摩崖造像,五月二十九日露出真容,其中有一尊是建於唐代、十六公尺高的坐佛。一九七○年代,因修建黑龍灘水庫,坐佛胸部以下與周邊的石窟、崖墓,一起沉沒於水下。下小圖為露出水面的石刻造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