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首廟天壇內的「一字匾」是廟內精神指標,在金色大字「一」的周圍以逆時針方向,寫上七言詩回文「世人枉費用心機,天理昭彰不可欺」等小字(圖╱唐秀麗),警醒世人,意味千算萬算比不上天算,人不可逆天道而行,寓意深遠。
【本報台南訊】台灣首廟天壇內的「一字匾」是廟內精神指標,在金色大字「一」的周圍以逆時針方向,寫上七言詩回文「世人枉費用心機,天理昭彰不可欺」等小字,警醒世人,意味千算萬算比不上天算,人不可逆天道而行,寓意深遠。
台灣首廟天壇(天公廟)位於台南中西區,為三級古蹟,現址在明鄭時期統稱「鷲嶺」,為當時府城地勢最高之處,清朝咸豐年間(一八五四年)府城仕紳以天公埕為玉皇上帝顯靈及先民露天祝禱之所,懇請朝廷建廟,官民共同集資建立廟壇,根據《台灣通史》記載,是台灣首座民官合建的廟宇。
「信用卡就可添香油錢,悠遊卡可以米代金,提款機還可以點燈!」首廟天壇董事長徐國潤以企業現代化方式經營,採光罩全翻新,香客服務區建立在老而美的建築空間內,建置服務台、文創區、書香區,讓信眾進入廟內,感覺典雅舒適,並打造全新琉璃燈,點燈E化作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