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紐佛光青年會議 探索共生共榮

人間社記者曾瑞華、葉儒智伯斯報導 |2025.07.11
260觀看次
字級
第27屆澳紐佛光青年會議4~7日於佛光山西澳道場舉行,以「共生與共榮:探索自我和諧」為主題,進行多元課程,活動相當充實緊湊,近百位澳紐佛光青年齊聚伯斯交流學習。圖為4日開幕儀式圓滿後,佛光山澳紐總住持滿可法師(2排中)及與會大眾於西澳道場大殿合影。圖/人間社記者Shiah
「拼豆馬賽克工作坊」,各組完成拼豆作品後,再拼接成一幅融和邊界的大型圖畫,展現出彼此包容與連結、共生共榮的景象。圖/人間社記者Shiah

【人間社記者曾瑞華、葉儒智伯斯報導】第27屆澳紐佛光青年會議(ANZBYC),4日於佛光山西澳道場開幕,以「共生與共榮:探索自我和諧」為主題,開展出系列講座、工作坊,活動相當充實緊湊,來自紐西蘭、雪梨、墨爾本、布里斯本、西澳等地近百位佛光青年,為開拓生命格局齊聚伯斯,展開為期4天的心靈盛筵。7日圓滿閉幕,下一屆交接給墨爾本青年團承辦。

菩薩心、青年力  

服務實現自我

國際佛光會世界總會總會長心保和尚與世界佛光青年總團執行長慧傳法師,特別錄製祝福視頻;Bayswater市長Mayor Filomena Piffaretti、澳洲內政部區域主任Ally Paolino、西澳僑務委員張嘉甫、國際佛光會大洋洲副祕書長滿可法師、世界總會理事曾美雲、檀教師曾廣志、西澳協會長葉志偉蒞臨現場。國際佛光會祕書長覺培法師、大洋洲各住持、當家、青年團輔導法師、佛光幹部等,紛紛上線支持青年。

心保和尚開示,佛光青年充滿熱忱,是學習菩薩道的最好時機。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教導,要有菩薩精神,盡可能幫助他人、服務大眾,人我共生共榮,增加對信仰的信心和力量。慧傳法師則以大師曾說過的「瞎子、聾子與瘸子」故事,隱喻人們如何與不圓滿的人間相依存,創造圓滿和諧的社會。覺培法師提點青年們,歡聚一堂是為了分享想法、建立友誼,並探索佛法如何在這個快速變化的世界中指引我們。

市長Filomena Piffaretti讚歎澳紐佛青探索、追求內心平靜的智慧,指出「共生與共榮」的精神與該市提倡的社區和諧理念相呼應。

青年分團交流

攜手學佛行佛

大會禮請滿可法師演講「共生與共榮」,指引青年從「服務是自我實現的途徑、環保行動是世代責任、多元活動是學習與影響的舞台、信仰是內在穩定的力量」,以共生與共榮為起點,邁向身體健康、思想強大和信仰堅定的道路。

南天大學人間佛教研究所所長覺瑋法師的課程,引導青年反思科技和社群媒體對人類的影響。佛光緣美術館南天館主任有紀法師帶領「種子的啟示:拼豆馬賽克工作坊」,帶領青年以小組合作方式構圖與拼貼創作。

「保育.守護:從灌木林開始的行動」講座,環保實踐者John Williams分享他30年來守護Lightning Swamp沼澤的故事。本土蜜蜂專家Kit Prendergast博士鼓勵青年從生活做起,種植原生植物、減少殺蟲劑使用,並善用社群媒體,將科學轉化為公民行動。

青年除了分組討論「發現自我、環保心保、多元活動、尋找信仰力」等子題,於「The YAD Panel」主題座談,則邀請三位資深佛光青年Serena、Henry與QianEr分享透過義工服務所經歷的成長與轉化,展現人間佛教如何在生命中深植信念、照亮方向。

7日舉辦閉幕典禮。在佛光山澳紐總住持滿可法師、大洋洲青年團輔導法師妙哲法師、佛光山西澳道場監寺妙博法師,以及紐西蘭住持滿信法師與各地輔導法師、協會會長與督導們的共同見證下,西澳佛光青年團將ANZBYC會旗交接予墨爾本青年團,象徵新一屆的責任與傳承。

最後,隨著西澳青年團所製作的回顧影片與〈惜別歌〉聲中,整場會議在感恩與祝福中圓滿落幕,留下無數感動的印記,為下一程法緣鋪展光明的道路。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