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超過億人 苦於強迫症

 |2007.08.24
266觀看次
字級

【中央社巴黎電】英國「自然」期刊二十二日刊出的研究顯示,美國科學家偶然發現,老鼠體內一種基因失去作用時,會出現類似人類強迫症症狀,若重新活化這種基因,或施與人類強迫症藥物,症狀就會減輕。這項發現,或能為治療全球一億名強迫症患者,提供新策略。

著名的強迫症患者,包括十八世紀英國作家約翰生、美國大亨霍華.休斯,及英國足球明星貝克漢,自己坦承患有強迫症。

杜克大學分子遺傳學教授馮國平(譯音)領導的團隊,在進行腦部控制動作計畫與執行的「紋狀體」基礎研究時,偶然發現這種被稱為SAPAP3基因與強迫行為的關聯。

正常腦部的SAPAP3蛋白質,會加速神經信號通過突觸、透過麩胺酸傳遞系統,在神經細胞間傳送過程,麩胺酸是學習與記憶等認知功能重要物質。

馮國平說,「我們仔細研究這些」,經改造抑制此種基因「突變老鼠的腦部細胞時,發現突觸內有缺陷」。結果,老鼠會不斷整理儀容,把臉擦到皮都破了,還會做出躲在牆腳、不敢冒險等焦慮的行為。他說,但是把基因重新轉開後,「突觸缺陷隨之復原、強迫症行為減緩」。

研究人員也發現,用來減緩強迫症症狀的「選擇性血清素回收抑制劑」,在老鼠身上也能發揮幾乎相同的作用,更顯示老鼠與人類的強迫症間有強烈關聯。血清素與SAPAP3,都是腦部神經傳導時的化學物質。

但哈佛神經生物學家海曼在「自然」刊登評論指出,馮國平的突變鼠,或許是研究人類強迫症與研發新藥的實用模型,不過其中仍存在許多問題。

他寫道:「這種動物模型,將來不太可能完全概括人類心理疾病」,他指出,強迫症病患的緊張行為,主因是不請自來的侵入性想法。

他說,「病患之所以緊張,是因為他們無法確定,門是不是鎖好了、瓦斯關了沒、是不是不會受致命細菌侵襲」,這種恐懼才是導致不斷洗手等標準症狀的原因。

他說,要覺得老鼠經歷差不多的經驗,需要許多想像力。此外,就像其他心理疾病一樣,強迫症可能是化學物質不平衡,摻雜發展與環境因素,導致單一基因降低功能使然。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