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鼓神將虛實展演 廟會飛入未來 曹麗蕙 |2020.05.26 語音朗讀 4343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末世重生》運用4DViews拍攝傳統陣頭神將、家將。圖╱九天民俗技藝團提供 《末世重生》以「鼓聲是心靈的召喚」為故事核心。 圖╱九天民俗技藝團提供 團長許振榮(左)、藝術總監許懷文(右)父子,對傳統廟會的文化精神與美學十分堅持。圖/記者曹麗蕙 《末世重生》運用4DViews拍攝傳統陣頭神將、家將,進行整體 演出科技應用實驗。圖╱九天民俗技藝團提供 文化科技是全世界啟動下一波「文化新經濟」的關鍵趨勢,台灣不少布袋戲、歌仔戲、鼓藝陣頭等傳統表演藝術團隊,在新生代傳承接棒後,除了從傳統中汲取寶藏外,更懂得善用新科技工具,打造跨域新形態展演,不僅顛覆老舊印象,隨著時代腳步變得更「潮」、更「in」,吸引年輕人目光,同時與新科技的撞擊交融,也賦予傳統文化新能量、新價值,找到新商業模式可能。文╱記者曹麗蕙專題報導咚~咚~咚!九天民俗技藝團震撼人心的戰鼓聲,搭配著迷幻電音與最新的4DViews動態立體捕捉技術,讓古老神祕的台灣廟會傳統家將、神將,穿越時空來到百年後的末日世界,與虛擬動畫角色同台演出,新舊交鋒、虛實整合的展演,在舞台上迸燃出科技陣頭的新火花!九天民俗技藝團與必應創造跨界發布的實驗性展演作品《末世重生》,推出後讓不少人眼睛一亮,團長許振榮說,「我們希望用高科技把傳統文化保存下來,再引領大家思考、想像100年後九天的表演會是什麼模樣?」真人擊鼓 套入虛擬角色看過電影《陣頭》的觀眾,對九天必定不陌生,但真實世界中,許振榮就是九天創團的開山祖師,1995年創團以來,不僅輔導許多中輟孩子回校讀書、學習民俗藝陣,更致力突破,將傳統廟會陣頭提升為精緻化、國際化的劇場表演,去年底各大演唱會幕後推手必應創造更特別找九天合作,攜手打造《末世重生》原創展演,開啟陣頭表演前瞻想像的可能性。《末世重生》是文化與科技跨界融合的作品,獲文化部IP內容實驗室「創IP秀4D實驗計畫徵選」百萬獎勵,挑戰百年後的末世題材,運用4DViews技術,以「鼓聲是心靈的召喚」為故事核心,將九天所代表的廟會文化背後剛柔並濟,且充滿希望的能量轉換展現,藉此反思科技文明弱化人情溫度與情感歸屬的現況。九天第二代、藝術總監許懷文表示,4DViews動態立體虛擬攝影系統是將真人動作用32台攝影機360度捕捉,並應用在虛擬角色上,「畫面上虛擬貓咪擊鼓的動作,就是由九天的團員前往4DViews攝影棚拍攝擊鼓的動作,再套入虛擬角色上」他不諱言,虛實整合展演和過往演出很不一樣,「以前表演時,聲光效果、影像音樂均是配合演員;但這次演出,不能設計得太滿,必須把一些表演空間讓出給虛擬角色,甚至是影像、音樂呈現」。記錄家將 保存傳承文化文化與科技結合背後的核心價值,在於善用科技媒介促進文化蓬勃發展。而4DViews技術對許懷文而言,最重要的意義在文化保存與傳承,他興奮道:「在4DViews攝影棚中,能360度無死角捕捉動態拍攝,這代表什麼?我可以把陣頭中太子、神像、家將的步伐完整版記錄保存,或錄製相關課程教材,讓更多民眾能深入了解家將的樣貌與姿態。」《末世重生》是跨域實驗的原創作品,許懷文認為,雖未臻完美,但確實探索、激盪出陣頭展演未來的可能性,「先進科技在某種程度上,可補足或更貼近創作者天馬行空的想像,跨越一些局限,例如可將逐漸失傳的特定祭典、特殊的廟會形式,透過4DViews技術更加立體呈現,讓藝術文化因科技變得無遠弗屆,也能豐富觀眾的感受及體驗。」目前《末世重生》只有7分鐘,許懷文希望未來能延展成15分鐘,甚至1小時的長篇作品,能多元運用於燈會、節慶和商業展演或出國巡演。但他坦言,造價千萬的4DViews攝影棚,要承租運用並不便宜,他盼這套技術未來能更加普及,讓表演團隊有更多機會創作應用,他道:「我們的願景是利用4DViews,打造像演唱會般的大型演出,但主角不是藝人,而是台灣廟會的陣頭文化!」傳遞藝陣美學 適當跨界九天樂於跨界合作,多年來才能不斷與時俱進、突破轉型,但即使保持開放態度,卻對傳統廟會的文化精神與美學十分堅持。許振榮分享,民俗藝陣活動本就根植於台灣基層人民的生活、信仰中,九天25年來一直想證明陣頭藝術是台灣原生、先民留下的珍貴藝術資產,製作節目時總是不斷思索如何傳遞廟會藝陣的傳統價值和美學,包括人與人間的情感、人對神的信仰,神對眾生的庇護等,他直言:「若對傳統了解不透徹,創作就會偏移,追求太多外來元素或高科技形式,反會淪為抄襲、拼湊。」「文化內容是主體,高科技是輔助、為表演加分,不應過度依賴,否則傳統藝術內涵被稀釋後,演出會顯得空洞,毫無生命力」,他表示,「高科技秀很炫目,但燦爛3分鐘就不見了,若因此消費掉傳統文化,是不對的」,他認為科技與文化跨界融合,要像中醫師配藥,「比例拿捏很重要,配過量是會有反效果的。」 前一篇文章 美麗錯誤 程禮怡要種10億棵樹 下一篇文章 4D影像科技 催生台灣文化原創IP 熱門新聞 01印尼佛教學院結業 佛光山教育新頁2025.08.2202朝山禮佛 北海道場孝道月修持2025.08.2203宗教公益獎 佛光山13道場獲表揚2025.08.2304【中醫專欄】讓卡住的肩關節再度順暢 2025.08.2305台北經文處長蕭伊芳 參訪奧斯汀香雲寺2025.08.2306緬懷大師、供僧 西澳州議員肯定佛光山貢獻2025.08.2207大馬佛光人推三好 華文小學師生受益2025.08.2308處暑養生調和脾胃 晝熱夜涼防溫差病2025.08.2209贈書、說故事 怡朗佛光人溫暖偏鄉童2025.08.2210習抵拉薩 慶西藏自治區60年2025.08.22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看前輩搶救生命 魏國珍走向外科之路肺癌權威陳晉興 每年執刀1400台林彥雄行醫花蓮 從小鎮醫師到院長蔡景耀醫病醫心 助病人重見光明心放寬常感恩 隨遇而安珍惜當下自在人生下半場 秦漢享受一個人 作者其他文章楊麗花戲曲傳奇 9月再現經典繪本作家鄭明進 獲金鼎獎特別貢獻獎故宮國寶首度東遊 玉鴨12月到蘭博故宮珍寶9月到捷克 秀東方神鬼傳奇從影68年 陳淑芳獲金馬終身成就獎禪草心韻音樂會 南管闡釋禪美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