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交古人】杜甫這個人

文/鄧榮坤 |2020.05.21
2227觀看次
字級

文/鄧榮坤

有這麼一個人,窮途潦倒,如蒲公英花絮般隨風飄泊,把自己的一生悲歡都寫成詩,也把大唐的山河壓縮於詩句中。這個人,我們稱他為「詩聖」,杜子美是他的名字。我們習慣於稱呼他:杜甫。

杜甫年輕時,在漫遊中渡過了青春歲月,二十四歲時,參加科舉考試,落榜後,熬到了十年,三十五歲了,才興沖沖參加制舉考試。然而,天不從人願,在宰相李林甫「野無遺賢」的笑鬧劇中,再次落榜!

然而,禍不單行。此時,擔任兗州司馬和奉天縣令的父親杜閑去世,斷絕了杜甫的生活來源,為了生活,為了在長安城活下去,等待機會,杜甫不得不四處寫詩獻給當時的名士或權貴,希望能獲得引薦。

此外,他也種了一些藥草,沿街賣藥,換取零星的收入過日子,或寄食於朋友家,過著「朝扣富兒門,暮隨肥馬塵;殘杯與冷炙,到處潛悲辛」的生活。

他曾經向唐玄宗進獻三大禮賦,受到讚許,卻命他待在集賢院等後派官令,一等就是整整四年,鬍子都等白了,最後,還是沒了下文。

好不容易當了個掌管兵甲、器仗、管理門禁鎖鑰的正八品的小官(右衛率府兵曹參軍),不料一月後,安祿山造反了,他也隨著人潮四處流竄,逃出了長安後,過著有一餐沒一餐的生活。直到郭子儀率兵收復了京師,杜甫隨唐肅宗及文武官員回到了長安,過了幾天安穩日子。

當大家都在檢討平亂期間常吃敗仗的宰相房綰之罪時,似乎沒有人敢在唐肅宗面前幫房綰說話,只有杜甫幫他說話,也因此得罪了唐肅宗,差一點丟了九族之命。

之後,杜甫被降為華州司功參軍,負責祭祀之類的小事。

杜甫活了五十九歲,為官四次,累計不足四年。事實上,杜甫的一生不是沒有機會的,他自己耽誤了。

四十四歲那年,杜甫收到朝廷的一份委任狀,要他去當河西縣尉,主要任務是徵收賦稅,追捕盜賊。河西荒涼偏僻,杜甫覺得太苦,不肯上任。也許,因為這次的機會錯失了,使得他的命運必須在乖舛中,面臨一次又一次失望、痛苦、無奈的折磨與摧殘……

二○○九年三月,杜甫過世後的一二三九年。湖北大冶市保安鎮竹林杜灣發現杜甫第四十八代子孫的消息傳了開來,雖然已經不再是新鮮的話題,但杜甫的後代子孫畢竟可以安居樂業過日子,不再漂泊,的確讓許多人安下了一個心。

八十六歲老人杜大銘拿出這套被珍藏了半個多世紀的《杜氏宗譜》,明確記載當地杜姓居民身世之謎。

譜中記載:杜甫生有二子,分別叫杜宗文、杜宗武。長子杜宗文生子名叫杜嗣紹,後裔位於福建紹武府;次子杜宗武生子名叫杜嗣業,在其後裔中,其中就有一支於元代末年從「江右南康府建昌縣(今江西省九江市永修縣)梅溪遷湖北大冶果城(今大冶市劉仁八鎮)」。後來,大部分族人遷至保安鎮居住。

目前,族譜記載中的杜甫後裔,約有三千人居住在大冶,分別分布於保安鎮、還地橋鎮、劉仁八鎮。其中,保安鎮蘆嘴杜灣、七房杜灣、新莊杜灣、竹林杜灣、榨鋪杜灣共有一千八百多名杜甫後裔。

路過時,請別忘了打聲招呼!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