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耳其鳥語村 1萬人吹口哨講話 |2020.05.20 語音朗讀 9035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土耳其山中小村落「酷斯寇伊」(Kuşköy),人與人之間用鳥語溝通,時間長達400年。示意圖/unsplash 影片來源:Youtube/Canakci district of Giresun Province of Turkey, use the *“bird language”*【本報訊】你聽過人與人用鳥語互相溝通嗎?土耳其山中小村落「酷斯寇伊」(Kuşköy)居民就是用這方式溝通,他們以類似鳥叫聲的口哨聲,在遠距離的山區互相傳訊與對話,這種美妙又簡單的通訊方法已經在當地流傳了400多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還將「 鳥語 」列為世界遺產保護。圖/取自網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 UNESCO )表示,住在酷斯寇伊(Kuşköy )村」的居民,當雙方相距遙遠時會用吹口哨鳥語方式「講話」,不是扯開喉嚨用喊的。因為當地的地形崎嶇、交通困難,為了節省時間與和大聲喊話的體力,村民發現口哨是一種更簡單的遠距溝通方式,所以用來代替遠距離的呼喚。當山巒間傳出陣陣口哨聲,聽起來就像一群小鳥在叫一樣。延伸閱讀:土耳其母貓叼奶喵衝急診室延伸閱讀:被貓統治的城巿 土耳其人歡喜做貓奴據《odditycentral.com》網站報導,酷斯寇伊位於本廷山(Pontic Mountains)地區,其原意是「鳥之鄉」(bird village),所以這種口哨傳訊被稱為「鳥語」(bird language)。報導指出,古代村民從鳥叫聲中獲得靈感,用吹口哨的方式把土耳其語的音節吹出來。經驗證後村民發現,這種方法比向對方吶喊或是走向對方大聲說話來得有效省力。村民之間如要拜訪對方、求援或邀對方來喝茶,就會透過吹口哨來相互知會,甚至複雜、冗長的對話都能以此法溝通。這種哨音可穿越1公里之遠,如果距離較遠,中間的鄰居也會樂於協助雙方「轉傳」傳達訊息。圖/取自網路酷斯寇伊原是個封閉山區,自從在1986年之後村裡年輕人紛紛搬往有電力的市區,只剩老年人留在山中。科技發達後,人人有手機,鳥語逐漸式微,據統計,目前只剩約1萬人懂「鳥語」。圖/取自網路 前一篇文章 博物館驚魂夜 企鵝當主角 下一篇文章 反盜獵追蹤犬 2年救45犀牛 熱門新聞 01星雲大師全集⑲【佛教管理學②】叢林的管理法⑤2025.10.1102梁瓊白身體力行 老後時光要精采2025.10.1103AI賦能 星鏈衛星網路暢行無阻2025.10.1104國慶煙火在南投 七彩水墨輝映2025.10.1105諾貝爾和平獎 馬查多獲殊榮2025.10.1106國慶致詞 韓:佛光山守護台灣的能量2025.10.1107賴總統:加速打造台灣之盾 2025.10.1108【健康新主張】天貝新風味 高蛋白蔬食大進化2025.10.1109少子化效應 雙十國慶寶寶驟減2025.10.1110菲律賓爆7.4強震 發布海嘯警報2025.10.11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超萌同事迎接 給足上班動力少女拉二胡 羊群主動靠近傾聽70歲舉重媽媽 鍛鍊3年硬舉105公斤佛州外海沉船遺址 撈出逾千枚古幣印尼沙村人愛自然 睡沙床走沙毯無尾熊寶寶摔下樹 狗狗背起呵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