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貓統治的城巿 土耳其人歡喜做貓奴 |2020.01.09 語音朗讀 3876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土耳其人愛貓出名,全境估有300萬隻家貓、1000萬隻街貓。有人甚至說伊斯坦堡是「被貓統治的城巿」。圖/何宏儒拍攝 【本報訊】土耳其是愛貓國家之一,街角常見備妥的食物與水盆等牠們享用,連世界遺產聖索菲亞博物館內都住著一家貓家庭,貓還是首都安卡拉的象徵。 可愛貓咪人見人愛,以前認為古埃及人是世界最古老貓奴,在古埃及時代就有家貓,人類珍惜牠們的陪伴、將牠們當成偶像崇拜,並利用牠們捕捉老鼠和其他害蟲。 不過,法國考古學家2004年的發現,將人貓親密關係更往前推進數千年。東地中海賽普勒斯島9500年前墓地中的人類遺骨旁竟有貓的遺骸。在新石器時代村落席魯羅坎博斯(Shillourokambos)的發現,比出現在古埃及早期藝術中的貓早了至少4000年。 根據《中央社》報導,貓並不是賽普勒斯原生動物。這海島距離土耳其70公里,研究人員認為,當時一定有人從陸地將貓引進島嶼,也有可能來自海島東側的黎凡特海岸。「人貓合葬」或許無法證明人類當時已開始養貓,但至少透露出當時中東地區人和貓的特殊連結。 圖說:安哥拉貓(即安卡拉貓,安哥拉為安卡拉古名)是土耳首都安卡拉的象徵。圖為安卡拉巿政府正前方矗立的貓塑像。圖/中央社 說到貓奴,賽普勒斯北方的土耳其人絕對當之無愧。如果你問,他們還會驕傲地說,「沒錯,我就是」。用「貓蹤處處」形容這國家的許多地方,十分貼切,街上還有專門的貓醫院。 有人把第一大城伊斯坦堡說成「被貓統治的城巿」,就連城巿地標聖索菲亞博物館(Hagia Sophia)內都住著一個貓家庭。一家子「進占」世界遺產的故事,在2013年因美國前總統歐巴馬在參觀博物館時輕撫「館貓」Gli的照片而聲名大噪。Gli已經15歲。 圖說:伊斯坦堡聖索菲亞博物館的貓家庭。圖/中央社 據說這一家子喜愛出沒的地點有季節之分,造訪博物館時可能會看牠們就端坐遊客止步的主祭壇上,舉止優雅地睥睨眾生。 土耳其人對待動物猶如家人,不只伊斯坦堡,在土耳其許多街頭巷尾都可看到為貓、狗或飛鳥備妥的食物與水盆。冬天一到,街上還可看見提供動物避寒的小屋。因此,「貓主子」在土耳其不但隨時有機會「臨幸」墊肚,每天還可以到不同家庭「吃飯」享受歡樂。 前一篇文章 影音/帶小孩真累人 老鼠媽媽:這樣做才有效率 下一篇文章 影音/屠宰場下跪流淚 網友籌款救母牛 熱門新聞 01【人間氣象】 致青春未遂2025.05.0202【何處不交朋友】可敬的朋友2025.05.05038 方法有效 對治胃食道逆流2025.05.0304歐洲佛教聯盟會議 維也納佛光山召開2025.05.0205【悅讀人生】柏林大合唱 千人齊祈福2025.05.0206助緬重建 佛光山、佛光會、星洲基金會再捐物資 2025.05.0307【深頁凝視】《小書店大繪集》手繪匠心獨具的書空間2025.05.0408【寓言故事】天宮保健官到人間2025.05.0409【營養專欄】這些奶,你喝對了嗎?2025.05.0310PLG冠軍賽 領航猿 VS 勇士5月5日開打2025.05.02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鏡頭下的生態交通噪音 使黃鶯變成憤怒鳥樽海鞘 海中小果凍 暖化新救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