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化科技發展趨勢下,布袋戲、京劇、崑曲、歌仔戲……不少傳統戲曲也都嘗試跨域結合科技,希望在傳承中創新,蛻變出新風貌。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董事長林曼麗(見圖/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提供)表示,傳統藝術若能結合當代科技、美學,與民眾對話,能創新價值
文╱記者曹麗蕙專題報導
在文化科技發展趨勢下,布袋戲、京劇、崑曲、歌仔戲……不少傳統戲曲也都嘗試跨域結合科技,希望在傳承中創新,蛻變出新風貌。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董事長林曼麗表示,傳統藝術若能結合當代科技、美學,與民眾對話,能創新價值,但她也提醒:「不要為了科技而科技」,一味追求流行科技,會讓創作徒具形式,「喪失文化底蘊與美學內容的作品,是無法帶給觀眾感動。」
曾任故宮博物院院長的林曼麗表示,傳統戲曲跟故宮博物院一樣,是人類文明累積的精華、經典,「但若只留在過去,是無法跟當代人產生對話共鳴,就無法延續。」她說傳承創新是一體兩面,「文化與藝術只有傳承沒有創新是死的;只有創新不談傳承,是空的」,但要如何成就傳統與創新,是項挑戰。
林曼麗指出,21世紀最重要基礎工程,就是科技與藝術人文的結合,然而藝術原創與文化美學內容才是創新價值的核心,「有價值,才會有產值」,「科技只是介面,且日新月異,若不斷追求新科技,未打造實質內容,會很空洞」。
她表示,如何有效駕馭科技界面,把藝術內涵做出更好的表現,與當代對話,才具意義,而當中最重要的關鍵能力,就是「跨域的整合與協作」,且過程中「必須對創意跟美學有所堅持」。
她說,當代的前衛,就是未來的經典;現今的經典,就是過去的前衛,每個世代都要不斷創新,這是人類文明必然要面對的課題。「前衛,會嘗試許多錯誤,但最後經過時間的洗禮,真正好的東西會留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