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叢林風光】叢林修持週 念佛信願行 文/佛光山叢林學院 |2020.05.02 語音朗讀 1672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圖/佛光山叢林學院 圖/佛光山叢林學院 圖/佛光山叢林學院 文/佛光山叢林學院日前是佛光山叢林學院男眾學部的修持週,同學們在大智殿精進佛七,並自行承擔法器、香燈等工作,修持之餘,也是法務實習。除了由男眾學部院長慧昭法師帶領學部老師主法,引導同學培養正確的念佛觀,也禮請宗長心保和尚及退居心培和尚主法及開示。心保和尚勉勵同學,一心念佛之餘也可以作參禪想,參究念佛是誰?進而照見五蘊皆空。念佛,也需要具備信、願、行,若能二六時中與佛相應,自然煩惱不生,不退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佛其實不需要我們念,重點在於透過憶念佛的功德,檢視自己的不足,才知道精進用功,產生自我提升的力量。」心培和尚就念佛應有的態度開示:一、至誠心:念佛的動機是為了發菩提心,放下名利枷鎖,與法相應;二、深心:深深體會彌陀願心真實不虛,要能一門深入;三、回向發願心:念佛不應只為自己了生脫死,也要回向眾生同生淨土。此外,強調念佛要具足信心,對法要有體證,時時檢討自己,面對境界自然不易退失清淨心,具備善根福德因緣。七天的行持戒行並重,動靜兼修,除了念佛、拜佛,出坡作務依舊,將念佛的清淨心運用在生活的每一刻。同學心得專修部二年級/慧泉從兩位和尚的帶領念佛中,學習到心要時時保持慈悲,再者要能心無罣礙、活在當下。香別結束後,請教和尚,唱誦何處需要改進,兩位和尚都說:「只要穩就好」,說明念佛與參禪一樣,維那需要照顧大眾慧命,任何起心動念都會影響到他人,從而延伸到整個修持的莊嚴與殊勝。專修部一年級/慧啟從打佛七中,體會到專心念佛也是對治妄想的方法之一,少一分妄想就多一分清淨。另外,念佛重要的是能融入大眾,和諧就能念出感動與法喜。專修部一年級/慧贊此次擔任法器人員,起初因擔心司打法器不如法而耽誤大眾修持,愈是追求圓滿愈是弄巧反拙。後來透過拜佛靜坐穩定自己的心,放下對過去的罣礙及對未來的擔憂,才慢慢找回當下的自己,也找到一個較好的狀態去完成修持。念佛不一定固定一個音調,重要的是在念佛聲中找到自己的心。專修部二年級/黃國恆看似單純的修持週,實為結合了整個學部的力量來成就一場佛事。從中體會到什麼叫做「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缺一不可。也希望念佛功德能回向疫情早日結束。專修部一年級/阮康盛念佛時,要與大眾融和,我體會到師父上人說過:「我在眾中,眾中有我。」大眾的念佛聲音和諧,就能念出人間淨土。 前一篇文章 【老師的話】念佛法門 下一篇文章 招生 熱門新聞 01【詩】蠟燭2025.09.1202【詩】追光者2025.09.0803【論愛談情】AA制 是平等還是計較?2025.09.0904【閃文集】從情書到文學的永恆之花2025.09.0905非漢語系協會創會法師 訪瑞典佛光山2025.09.0806南天寺供僧 願平安幸福照五洲2025.09.0807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禪學與淨土—禪與文人 3-12025.09.0908西來寺菩提盃競賽 英文共修社群增長智慧2025.09.0909企業精英喜獲《365日》 願傳播善美能量2025.09.1010星雲大師全集【經義】佛法滿人間—信為道本2025.09.08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叢林風光】叢林迎新 學修並進 成就菩提【叢林風光】心無罣礙 找到生命的方向【叢林風光】 叢林佛子走出去 暑期實習 體證佛法真味【叢林風光】 走向世界 弘法在人間【叢林風光】短期英文佛學班 9國學子學習人間佛教【叢林風光】 叢林獅子吼傳燈人間 作者其他文章【薪火傳燈】星雲大師僧伽教育六十周年【薪火傳燈】星雲大師僧伽教育六十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