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珍珠奶茶近年在國際大受歡迎,儼然台灣飲品代表,連續三年登上國宴餐桌。美國業者更將四月三十日訂為「國家珍奶日」炒熱話題,吸引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專文介紹珍奶流行史。
CNN報導,單單二○一八年,珍珠奶茶在東南亞訂購量便成長高達三十倍;在亞洲以外地區,店家販售珍珠奶茶已有一段時間,例如德國的麥當勞早在二○一二年便在菜單中加入珍奶。
一九八○年代誕生的珍珠奶茶,如今已從台灣國民飲料演變為國際流行美食,甚至開發出新吃法,例如珍珠披薩或珍珠起司蛋糕。根據最近一份研究報告,全球珍珠奶茶產業預計還會成長近二十億美元,於二○二七年前達到四十三億美元(約新台幣一千兩百九十億元)。
究竟珍珠奶茶多受歡迎?從最近新加坡為控制新冠病毒疫情,珍奶店必須暫時關閉,引發大批民眾湧向店家搶購封城前最後一杯珍奶,可見一斑。
中研院台灣歷史研究所副所長曾品滄指出:「台灣掀起手搖茶飲熱潮,和一九八○年代台灣開始流行休閒食品有關,當時台灣經濟正快速成長。」他說,那段時期除了有愈來愈多工業化包裝茶飲,街頭也冒出一家家泡沫紅茶店和手搖飲料店。
至於珍珠奶茶在國際間打響名號,英國商人阿塞德汗(Assad Khan)功不可沒。二○○九年他在紐約喝到人生第一杯珍奶後就「一飲鍾情」,如今他是英國最大珍奶連鎖店之一Bubbleology的老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