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地球日50周年,環保署將推出展覽、攝影等系列活動。圖/吳姿賢
【本報台北訊】今天是地球日第50周年,主題為氣候行動,鼓勵大眾用實際作為減緩氣候變遷。環保署今年首度與美國民間組織earth day(地球日)合作,交換台美50年來的重大環境事件及環境發展議題,6月5日至7日將在台南文化創意產業園區推出回顧展覽。
昨天才有143名科學家連署具名,警示台灣已進入氣候緊急狀態,外界呼籲環保署應提出更多積極作為,環保署綜計處長劉宗勇表示,今年地球日50周年主題是氣候行動,回顧展覽中將以時間軸、故事性敘述台灣環境工作的進展,氣候變遷是全球議題,更重要是每個人都要身體力行。
為凸顯氣候行動是所有政府部會的課題,劉宗勇表示,環保署首度串連中央部會34個粉絲超過萬人的臉書專頁,將在6月5日世界環境日集體發起跟氣候行動有關的貼文,號召所有網友共同做一件對地球友善的行為,透過網友轉發分享貼文,邀請更多人參與,同時創造環境教育話題熱度。
為扎根環境教育,劉宗勇說,台灣2014年開始和美方合作推動台美生態學校,這些學校必須要組成生態行動團隊、檢視校園環境、實際生態方案、結合教育課程等步驟,才能稱為生態學校,至今台灣已有400多間學校獲認證。
劉宗勇說,將邀請6名生態學校的學生和環保署對談,並以小學生為主,希望透過學童的創意與公部門激盪出更多火花。
另為導引民眾認識周遭生活環境,環保署4月22日至8月31日推出「環境美麗與哀愁攝影活動」,透過鏡頭捕捉台灣美麗或遭到破壞的環境,喚起民眾對環境的省思,頭獎為5萬元超商禮券,獎金總額為12萬4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