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產業第一家 台灣水泥響應聯合國減碳計畫

 |2020.04.22
1457觀看次
字級
圖╱取自網路

【本報台北訊】台泥此次參與的SBT,是由碳揭露計畫(CDP)、聯合國全球盟約(United Nations Global Compact)、世界資源研究所(World Resources Institute, WRI)與世界自然基金會(World Wildlife Fund, WWF)共同推動的減碳平台,依照聯合國氣候小組IPCC科學家與國際能源署的方法學所制定的減碳路徑,目標到2025年總排碳量要較基準年2016年降低10.8%,以達到巴黎協定地球升溫控制在2℃之內目標。

目前全球已有859家企業加入,除了宜家家居(Ikea)、萊雅(L'Oreal)、聯合利華(Unilever)、雀巢(Nestle)等國際大廠,國內包括台積電、台達電、光寶科、台灣大、遠傳、富邦金、元大金和飛宏科等指標企業也都加入,台泥是目前國內唯一的傳產企業。

相較於科技業或金融業,傳產製造業要達成減碳目標格外困難,除了台泥,目前全球只有歐洲海德堡Heidelbergcement、拉法基LafargeHolcim及印度Shree Cement三家水泥廠加入,台泥是東亞及台灣第一家。

台灣水泥董事長張安平多次對外表示,「每個人只有一個國籍:地球」。而人一生中使用最多的資源,第一是水,第二就是水泥。盤點評估水泥產品從原料、製程、銷售、廢棄到回收的生命周期,減少對環境的衝擊顯得格外重要。


台灣水泥董事長張安平。圖╱取自網路

台泥今日也同時啟動水泥、混凝土等主要產品的碳足跡盤查,5月預計與環保署共同建置水泥產業的產品類別規則(PCR),申請台灣第一張水泥產品碳標籤,希望建構台灣水泥產品的環保新標準。

台泥近年積極朝向循環經濟發展,以水泥窯高溫協同處理廢棄物,協助事業及生活廢棄物資源再生,替代水泥燃料及原料,水泥製程設備優化、提升能源效率以及餘熱發電量。在能源轉型部分,台泥綠能2019年在彰濱工業區已經完成台灣第一座風光電廠,結合陸域風電以及太陽能發電,總發電量達15GWt。另外台泥與工研院合作開發的亞洲最大鈣迴路碳捕獲系統,更是全世界減碳的關鍵技術。


台泥綠能2019年在彰濱工業區已經完成台灣第一座風光電廠。圖╱取自網路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