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產業第一家 台灣水泥響應聯合國減碳計畫 |2020.04.22 語音朗讀 1457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圖╱取自網路 【本報台北訊】台泥此次參與的SBT,是由碳揭露計畫(CDP)、聯合國全球盟約(United Nations Global Compact)、世界資源研究所(World Resources Institute, WRI)與世界自然基金會(World Wildlife Fund, WWF)共同推動的減碳平台,依照聯合國氣候小組IPCC科學家與國際能源署的方法學所制定的減碳路徑,目標到2025年總排碳量要較基準年2016年降低10.8%,以達到巴黎協定地球升溫控制在2℃之內目標。目前全球已有859家企業加入,除了宜家家居(Ikea)、萊雅(L'Oreal)、聯合利華(Unilever)、雀巢(Nestle)等國際大廠,國內包括台積電、台達電、光寶科、台灣大、遠傳、富邦金、元大金和飛宏科等指標企業也都加入,台泥是目前國內唯一的傳產企業。相較於科技業或金融業,傳產製造業要達成減碳目標格外困難,除了台泥,目前全球只有歐洲海德堡Heidelbergcement、拉法基LafargeHolcim及印度Shree Cement三家水泥廠加入,台泥是東亞及台灣第一家。台灣水泥董事長張安平多次對外表示,「每個人只有一個國籍:地球」。而人一生中使用最多的資源,第一是水,第二就是水泥。盤點評估水泥產品從原料、製程、銷售、廢棄到回收的生命周期,減少對環境的衝擊顯得格外重要。台灣水泥董事長張安平。圖╱取自網路台泥今日也同時啟動水泥、混凝土等主要產品的碳足跡盤查,5月預計與環保署共同建置水泥產業的產品類別規則(PCR),申請台灣第一張水泥產品碳標籤,希望建構台灣水泥產品的環保新標準。台泥近年積極朝向循環經濟發展,以水泥窯高溫協同處理廢棄物,協助事業及生活廢棄物資源再生,替代水泥燃料及原料,水泥製程設備優化、提升能源效率以及餘熱發電量。在能源轉型部分,台泥綠能2019年在彰濱工業區已經完成台灣第一座風光電廠,結合陸域風電以及太陽能發電,總發電量達15GWt。另外台泥與工研院合作開發的亞洲最大鈣迴路碳捕獲系統,更是全世界減碳的關鍵技術。台泥綠能2019年在彰濱工業區已經完成台灣第一座風光電廠。圖╱取自網路 前一篇文章 第一個因疫情暫停營業的郵局 小港郵局放假2周 下一篇文章 地球日50周年 143科學家:台灣進入氣候緊急狀態 熱門新聞 01【草木堪為友】一樹紅艷的行道大使 南洋櫻花羊蹄甲2025.05.1102學習星雲大師 廣結善緣 布施歡喜2025.05.1103【生活智人135】企業家媽媽 蒙哥馬利 深諳育兒之道2025.05.1004莊靜君 將台灣書籍推向全世界2025.05.1005金業管理新挑戰 職場Z世代渴望被重視2025.05.1106紐西蘭南島佛光山 四度獲評優良建築2025.05.1307社論--脫中入美的經濟難關2025.05.1108【修行在人間】放下自在2025.05.1109佛光山功德主 傳承人間佛教信仰2025.05.1210星馬印汶閱讀研討會 500愛書人共讀《六祖壇經》2025.05.13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星雲大師如是說】處事禪心【星雲大師如是說】人間佛教【星雲大師如是說】正信之美【星雲大師如是說】輪轉相繼【星雲大師如是說】有情的層次【星雲大師如是說】六忍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