瘦肉精事件的發展,從嚴格把關到寬鬆開放,到如今「禁用對內不對外」,筆者只看到一連串的「政治」,並沒有看到政府、政黨及政治人物以「國計民生」的心態作決策。
政府「朝令夕改」,足以印證官員決策粗糙,而且有「政治考量」。瘦肉精問題原本不該以「政治」為決策考量,但從「寬鬆開放」到「一國兩制」,在在顯示著重於台灣要用美國標準,檢驗國民所食用的肉品,及台灣農業要配合美國標準,為什麼本國官員不能捍衛國民的食品安全與健康,反要保障美國農業?而且為什麼台灣可以容許「一國兩制」的食品藥物標準?
雖然官員的決策粗糙已是家常便飯,而且「朝令有錯,夕改何妨」,要比知錯不改好得多,但是人民食的安全這麼重要的事,政策都反覆不定,難怪國人只能以「泛政治化」來看待瘦肉精問題。
所以國人應冷靜、理性的直指問題核心,不能忽略自己的健康,讓荒謬的政策定案,使政客得以「政治」操控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