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因應聖帕來襲引發菜價飆漲,大台北市場供貨量較前一天多出兩成,批發市場價格下滑,但零售市場葉菜類蔬菜價格仍居高不下,箇中原因除了是民眾預期心理外,政府疏於宣導給予菜蟲可乘之機,難辭其咎。
一顆高山高麗菜創下兩百六十元天價,空心菜、青江菜每台斤價格至少翻兩倍,蔥價每斤更輕易破百…,這對消費者而言,這似乎已成颱風壓境前後必然的「宿命」,政府相關單位當然也知道供需失調所造成的後果,因此「釋出庫存、平準物價」成了必要手段,但為何消費者感受不到?
當颱風警報發布後,各級政府忙於應變防災之際,卻忽略菜價是否任人哄抬的現象,以致消費者永遠當冤大頭。事實上,政府相關單位不乏抑制菜價的措施,但因欠缺有效的宣導,媒體相關報導也付之闕如,民眾被蒙在鼓裡,任由零售商在囤積炒作及藉機哄抬,但連「抓菜蟲」的檢舉電話都難得看到。
「告訴民眾,政府在做些什麼」,這是蔣經國擔任行政院長時,期勉同仁要聞聲救苦的一句話,時至今日更覺意義非凡、發人深省。民生物價相對於政府諸多建設,或許僅是「小事」一樁,卻足以撼動民眾生活,甚且造成恐慌,不容小覷,政府既然已有應變措施,就該讓民眾知道,杜絕菜蟲大發颱風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