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社國小 樂讀報 美好未來看得見 文/人間社記者熊惠蘭 |2020.04.13 語音朗讀 2388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圖說:的舊社國小校園中生態池一景。 圖說:的舊社國小校園中生態池一景。 文/人間社記者熊惠蘭圖/舊社國小提供營造友善校園 深耕品德教育 藏身新竹市區的舊社國小擁有美麗的校園,校舍以閩南式建築為主,三棟獨立的教學大樓,因應不同年級的需求而設計。在校舍規劃之初,採用迴廊連接各棟建築,讓師生們往來其間,不必承受日曬雨淋之苦。 學校雖然沒有操場,但以巧思善用空間,在中央迴廊上方設計一條100公尺的空中跑道,既實用又美觀。舒適的環校步道種植了山芙蓉、苦楝、構樹等多種台灣原生植物,讓學生在學校彷彿置身公園,這裡也因此成為附近居民喜歡的休憩場所。 充實的教學內容與時俱進,「來舊社,學未來!」是學校揭示的治學目標,校名雖具古意,但教學目標與內涵扣緊時代發展與脈絡。校長莊傑志表示,學校以「三好」品德核心價值推動讀報教育,藉由讀報、剪報來提升學生閱讀力,開闊與世界接軌的視野;因此年年榮膺新竹市「友善校園」品德教育特優學校,也獲得教育部品德教育特色學校及服務學習優異學校的肯定。圖說:藏身市區的舊社國小空拍照。看見讀報風景 遇見美麗未來 舊社國小以《人間福報》設計一系列的讀報教育閱讀課程,由圖書館閱讀推動教師吳嘉琪規劃執行,透過內容多元的《人間福報》,從報紙版面、編排等不同面向,帶領學生增加豐富的知識及精神涵養。 吳老師同時融入「身做好事、口說好話、心存善念」的三好精神,舉辦三好讀書會、三好小天使、三好全校閱讀月、教師節感恩活動、三好動動劇場、母親節感恩活動、三好教師研習等活動,為閱讀教育紮根。圖說:學童剪報情形。 結合藝文領域,在班導師的指導下,由三年級學生利用閱讀課製作道具,來為一、二年級的學弟妹講說品德故事,並進行戶外展演;高年級學生則以讀書會的形式展開讀報教育,學生一起讀報、討論並上台分享,潛移默化中提升了品德修養。圖說:舊社國小藉由讀報提升學生視野,深耕閱讀。 五年七班學生曾品喬表示,她很喜歡閱讀《人間福報》激勵人心的報導,從中發現各種令人感動的故事,她對〈19歲男孩得了肌肉萎縮症〉這篇報導印象深刻,看到罹病男孩不放棄學習的機會,深深覺得「有為者,亦若是」。五年三班學生徐安妤則對《人間福報》報導的動物新聞特別感興趣,她說,從閱讀中,可以瞭解很多有關動物的知識,學會照顧寵物的方法。同班同學郭芷寧展示她以剪報做成的小書,取名「地牛大翻身」,故事主人翁才8歲,因為地震,在一夜之間失去父母,她從報導中體悟到自己是多麼幸福,也理解該珍惜自己所擁有的一切。另一名同學林蕙君說,自己特別喜歡閱讀小朋友的投稿作品,覺得他們的寫作富有童趣,十分可愛,期盼有一天自己的繪畫也能刊登在《人間福報》上。圖說:學生讀報、剪報、撰寫心得。 莊校長表示,讀報是「教室裡最美的風景」,也是多元的藝術展現。學生閱讀《人間福報》,藉由不同面向的文章與報導,感受了人間的善與美,在老師悉心的引導、帶領下,孩子的成長及蛻變看得見,學校美麗的未來也指日可期。圖說:學童的剪報及心得作品。 前一篇文章 讀報之晨鐘暮鼓 下一篇文章 「印」象深「客」與新北勢庄的邂逅 熱門新聞 01【視覺DJ】湧泉洗衣池2025.04.2702【詩】海天合抱的課題2025.04.2903林育嫻 讓森林療癒變成生活方式 2025.04.2604全台桐花盛宴 追逐五月雪2025.04.2805傳證長老圓寂 弘法度眾利群生2025.04.3006【紀實攝影】花開花落 把握善美因緣2025.04.2707【遊藝筆記】又見春光到楝花2025.04.2908北海道場首屆三皈五戒 佛子滿法喜2025.04.2809社論--國民黨該反省2025.04.2710清德寺熱心公益 南投縣府感謝佛光山 2025.04.28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普門寺讀報教育走入校園 涵養正知正見的三好學生《人間福報》走進阿里山鄒族部落小學 十字國小 作者其他文章千人薰習佛法 新竹點亮希望華興國小 愛閱聯盟 打造英雄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