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抗煞產品 壓箱17年派上用場 平價成衣廠 做出P3級防護衣

 |2020.04.12
2547觀看次
字級
工作人員在隔離衣的接縫處,以熱氣機密縫合達到防滲透效果,隔絕外在汙染。圖/中央社

【本報綜合報導】位於印尼成衣廠內,一排產線人員正在車縫一批批布料,車縫完,還要按照縫線細心折好,再小心雙手奉上交付給後排同仁趕製下段工序。這是聚陽在印尼工廠生產醫療防護衣的現況,每個人正在趕製這批急單,準備搭上華航班機,優先回台直達衛福部。

聚陽所生產的,是P3等級醫療防護衣,可以有效阻隔病毒入侵。這是高等級的醫療防護衣,卻由成衣廠全包下衛福部十萬件緊急防疫訂單。一家僅成立三十年的成衣廠,在台灣紡織產業歷史中,才剛邁入「而立」階段。過去從未生產銷售醫用防護衣,專攻平價流行服飾市場的聚陽,卻可以奪得全台第一家生產P3防護衣廠家的頭銜,一時令外界摸不著頭緒。

二○○三年台灣歷經SARS,聚陽董事長周理平回憶,那時候台灣醫用防護衣大多進口,政府認為,應該要在這塊領域著墨,透過經濟部工業局發起科專計畫,「我們就去申請了呀」。

儘管話說得輕鬆,但是做流行服飾的成衣廠要跨入醫用防護衣,即便是外行人也覺得技術層次「跨很大」。那時毫無經驗的聚陽,沒有相關專家可以請益,聚陽跨領域創新中心專案總經理廖白蓉笑說,一切都是土法煉鋼、一直試。

到雨衣工廠 觀摩防水膠條

從發想階段開始,廖白蓉思索著防護衣目的是隔絕外在汙染源,就跟雨衣要隔離雨水概念相似。於是她帶著研發團隊,直接跑到雨衣工廠觀摩,從生產技術、製程到機器設備,每個環節勤做筆記、細心觀察。

駐廠一段時間後,聚陽研發團隊進入實作階段,周理平讓同仁添購超音波花邊縫合機,擺在實驗場域,天天用不同溫度嘗試布料與防水膠條貼合度。廖白蓉說,溫度太高會讓布料破洞;反之,溫度太低,膠條不能完全服貼,就無法達到防滲透效果。

就這樣,研發團隊每天不斷貼合檢測、貼合檢測,終於在三個月後研發出防水膠條貼合方式,順利取得專利。不過在聚陽準備拿出辛苦研發成果之前,台灣SARS警報解除,這項研發計畫來不及付諸上市,只能紀錄成冊。

發表成果前 SARS警報解除

十七年後,大規模傳染病毒再度捲土重來,周理平在過年前夕就提醒研發團隊,是時候把當年研發成果拿出來「複習」。當經濟部致電給周理平時,他幾分鐘內就決定幫忙。

接下任務後,聚陽一周內便完成樣衣製作與檢測,力拚三月底出貨、四月底完成十萬件防護衣。不僅如此,聚陽還挪出越南工廠部分產能,額外承接政府委託二十二萬件隔離衣,總計三十二萬件,預計在五周內出貨交付完成。

防護衣與一般衣服不同的是,防護衣所用的布料,是經由後加工塗布化學藥劑,主要是防止液體或病毒滲透,因此必須維持表面塗布層完整性。當年聚陽所試製的樣衣強調隔絕性,這回生產防護與隔離衣則添加透氣舒適性,也是對第一線防疫人員的體貼。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