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稅費緩繳措施的商榷

 |2020.04.10
1038觀看次
字級

因應COVID-19病毒疫情,財政部提出了多項稅費緩繳、展延措施。針對受疫情影響,無法於法定期間內完成申報或繳納三至五月份應申報或繳納之稅捐的納稅義務人,包括所得稅延至六月;營業稅、貨物稅、菸酒稅、特種貨物及勞務稅展延半個月、牌照稅、房屋稅延至六月等。

隨著疫情轉趨嚴峻,財政部繼而針對紓困期間內(至明年六月)受疫情影響不能於規定繳納期間內一次繳清上述稅捐、地價稅等之本稅及各該稅目之利息、滯報金、怠報金及罰鍰等,可申請延期或分期繳納;延期最長以一年為限,分期期數最長以三十六期為限。一○八年度綜所稅第一批退稅案件將提前一個月完成。

財政部及時提出上述空前大規模的稅費緩繳措施,值得肯定,但只是「惠而不費」,對受疫情衝擊的企業,多了喘息空間,但稅費仍為壓垮企業或個人的最後一根稻草;其實政府並沒有遭致稅收的損失,損失的頂多只是紓困期間的利息而已,尤其在央行降息兩碼之後,政府的利息損失更是微不足道。再說稅費緩繳並非減或免,稍後仍要收回。

但是僅僅延緩稅費繳納,許多民眾認為有所不足,還不如提供一些減免措施更符合民眾的迫切需求。財政部則認為,已經對機關、企業等給付其員工防疫隔離假或請假期間之薪資,得就該給付薪資加倍減除;發給個人之防疫補償或其他紓困的現金給予可免所得稅。營利事業因疫情影響如造成虧損,可於以後十年內扣除。各地方稅稽徵機關可就觀光飯店或旅館因疫情衝擊未使用樓層部分,改按非住家非營業用稅率百分之二課房屋稅降低負擔等。何況租稅減免還需要修法,可能緩不濟急。

其實財政部的說法有待商榷。首先,政府徵收稅費,和納稅人是一種「同甘共苦」的關係,經濟成長時期政府分享民間部門的果實,但若遭遇天災、事變,受影響的是全民,則針對全民的租稅減免就有共同承擔的意義。

以企業虧損可以往後十年互抵而言,並非新增的措施,且必須為公司組織,使用稱藍色申報書或經會計師查核簽證者才能適用。因此建議財政部不妨考慮針對「所有企業」,今年如有虧損,考慮給予向前扣除,以免有些企業可能撐不過疫情而倒閉,致無法往後適用。

財政部表示租稅減免需要透過修法,對未來年度才能適用,可能緩不濟急,此說法也不是很正確。如同員工防疫隔離假之薪資得加倍減除,是在訂定紓困條例時納入,財政部當然也可以在修訂紓困條例時一併納入,而對納稅人有利的,也可追溯適用,並不會引起爭議。

由於行政院的紓困條例兼有振興經濟的前瞻概念,央行的金融政策也已到了極限,財政部不妨考慮趁此機會,將稅費緩徵措施擴大為擴張性的財政政策,將對象擴張為全民,給予稅費的減免。例如,個人所得稅可針對適用稅率在百分之三十以下之納稅戶,給予一萬元的稅額扣抵,等於有排富效果的現金發放;營所稅可彈性調降稅率若干百分點,可維持股利發放或轉投資,透過增加民眾和企業的可支配所得,發揮乘數效果,不但度過疫情,且可刺激經濟成長。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