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等於運動嗎?肌力訓練又是什麼?專家來解答 楊旻芳 |2020.04.01 語音朗讀 4140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編輯楊旻芳台北報導】很多人覺得一整天在工作舉凡清掃、園藝、勞力工作等日常工作,就等於有在運動,這樣的想法對嗎?怪獸訓練中心體能總教練何立安說,現代人的生活安逸,身體退化十分迅速,惡化的過程中,我們常見的問題如肌少症、骨質疏鬆症、代謝症候群等,都跟「身體大量流失有用的組織」有關,老年人之所以失能,很多是因為肌肉和骨質太少,因此,「愈是體弱,愈需要肌力訓練。圖說:美國春田學院體育博士,怪獸訓練中心體能總教練何立安。圖/取自怪獸肌力與體能訓練中心。美國春田學院體育博士,怪獸訓練中心體能總教練何立安說,運動,勞動和肌力訓練都有本質上的不同。日常勞動和勞力工作容易被誤以為是肌力訓練的項目。何立安表示,勞動不代表就是訓練,因為在勞動過程中的姿勢通常沒有經過調節或保護,很多的疲勞不是來自身體的超負荷刺激,而是因為持續維持不良姿勢。舉例來說,很多坐在辦公室裡的上班族,明明沒什麼勞動也感覺勞累不堪,全身肌肉的酸痛是來自使用長期使用電腦和維持靜態坐姿。而動態勞力工人的狀況也未必好到哪裡去,崎嶇的工作環境,過重的負荷,嚴重的生物力學姿勢以及超高反覆的相同動作,讓身體的疲累其實來自於耗損,而不經歷計畫的良性刺激。辦公室裡的上班族,全身肌肉的酸痛是來自使用長期使用電腦和維持靜態坐姿。圖/取自unsplash崎嶇的工作環境,過重的負荷,嚴重的生物力學姿勢以及超高反覆的相同動作,讓身體的疲累其實來自於耗損。圖/取自unsplash因為有很多人一聽到「肌力訓練」都會以為是追求身材壯碩,要練大肌肉的人才需要。何立安卻說,最需要做肌力訓練的人是「普通人」,甚至是「體弱者」 。因為現代人生活安逸,身體退化十分迅速,如果沒有利用有系統的身體活動維持體力,老化會來得比以前的人們更早。他指出,過去幾十年來,有些先進國家有某些危機,可惜方向錯誤,早期的模式裡,過度將關注集中在心肺健康,加上過去對肥胖的研究過度集中在「輕微過高」這事情,忽略了肥胖的另一個針對的是「肌肉過少」,以至於我們社會的整個中年世代,以慢跑、長泳、或累積步數的方式來促進健康。何立安說,這樣的訓練方法比起沒在運動的人來說,當然是非常有效,但是串聯的研究發現,加劇的過程當中,常見的問題如肌少症,骨質疏鬆症,代謝症候群等,都跟「身體大量流失有用的組織」有關,老年人之所以失能,很多是因為肌肉和骨質都已經太過於稀少。圖/取自unsplash他指出,過去我們認為肥胖的人,除了少數程度過高之外,很多人有更嚴重的問題「肌肉量過少」,但是,上一代的健身模式,以「長距離耐力型有氧運動」為主要模式,預期要提高心跳率和維持持續,這在運動科學上屬於「分解型訓練」,從而,這種訓練的效果在於「分解身體組織」。但是,現代人面臨的問題,是「身體大量流失有用的組織」,換句話說,就是大量流失肌肉和骨質。這個時候的首要目標,應該是「建立身體組織」的「合成型訓練」,而不是「分解型訓練」,認真執行大量的「長距離耐力型有氧運動」像一個燃燒的熔爐一樣,白白地燃燒更多的身體組織,對於身體衰弱者來說,無異於火上加油。圖/取自unsplash有人可能會說,「如果我覺得自己太肥,用有氧運動燃燒傢伙有錯嗎?」何立安解釋,除非是巨大的力量型運動員,輕微程度雖然高,肌肉量更高,否則,最多而且,有氧運動並不像大家想像得那樣幹乾淨淨地只燃燒脂肪,又慢又長的有氧運動連續延續延續下去,蛋白質也一樣會被燃燒,更要注意的是,如果骨質也不太健康的話,一趟慢慢的長跑,其實等於拿雙腳骨骼撞地板一兩萬次。圖/取自unsplash.喜歡長跑也不是不好,何立安表示,如果骨骼和肌肉都已經很強健,長跑是一個既強又美的運動,但是,對於一般的體弱者來說,實在是太辛苦,而且也太太忽略健身的目標了。因此,如果想運動,他建議,說首要的目標就是是肌力訓練,「越是體弱,越需要肌力訓練」。當骨質變強,肌肉量上升,身體部分的輕微就會因為肌肉量提高,而增加的代謝率而消失,身體的功能也會變好。如果是為了健康而運動,那就從肌力訓練開始吧!報導來源|怪獸肌力與體能中心授權報導取自【最需要肌力訓練的人】,我有運動/勞動不就好了嗎?一定要做肌力訓練嗎?更多肌力與體能訓練→怪獸訓練(Monster training) 前一篇文章 東奧 可能成為櫻花奧運 下一篇文章 溫網叫停 二戰後頭一遭 熱門新聞 01【詩】蠟燭2025.09.1202台灣永續行動獎 人間福報獲金、銅獎2025.09.1203佛光山供僧 緬懷師恩廣植福田2025.09.1404火星生命跡象 最有力證據現蹤2025.09.1205氧2025.09.1206便利店變咖啡教室 失智嬤樂學展笑顏2025.09.1207歡慶文化日 南天寺共建和諧社區2025.09.1208旗山禪淨中心攜手鄰里 打造幸福旗山2025.09.1209笑氣 讓人笑不出來2025.09.1210預防血糖失控有訣竅 多運動做好壓力管理2025.09.12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團隊打擊率稱王 藍鳥墊底變勁旅賈吉對決羅利 競爭美聯MVPMLB太空人、水手、遊騎兵 搶進季後賽 林智勝引退賽開打 大師兄傳奇謝幕NFL職業美足新賽季 9月4日燃戰火45歲大威廉絲重返外卡 再戰女單 作者其他文章素食需求增2成 台北君悅飯店茶苑供蔬食餐點無心插柳柳成蔭 樸城草食打造植物系美式蔬食店疫情後吃健康 台北凱撒大飯店Checkers轉型蔬食吃到飽餐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