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板橋「吃虧是福」的拓版匾額。
圖/林一平
文/林一平
教授的薪水固定,年金被砍以後,不少人危機意識高漲,得想辦法找外快,存養老的本錢。然而又不能在夜市擺地攤,怕會斯文掃地,因此寫文章賺稿費,較為可行。尤其是寫專欄,最令人興奮之處是,寫文章有稿酬。
我則比別人多拿到「潤格」。所謂潤格,是書畫圈的行話,係指書畫篆刻家出售作品所列價目。
數年前我幫國科會計畫寫文章,被要求放圖畫,因此有潤格。其實國科會計畫給的稿酬(潤格)的標準不像商業出版社那麼高,只不過一拿到支票,就會飄飄然,儼然作家。我從小對稿酬就有憧憬,主要來自鄭板橋(1693-1765;圖一)。鄭板橋為官清廉,後來罷官客居揚州,身無長物,只有寥寥幾卷圖書,便以賣畫為生。
鄭板橋的藝術成就,在揚州八怪中評價最高,許多人慕名找他寫書畫,不好意思給錢,就送貴重禮物。鄭板橋可不領情,很老實的說:「公之所送,未必弟之所好也」;更進一步點出:「凡送禮物食物,總不如白銀為妙。」鄭板橋自定書畫潤格如下:大幅六兩,中幅四兩,小幅二兩,條幅對聯一兩,扇子斗方五錢;更警告客戶:「送現銀則中心喜樂,書畫皆佳。禮物既屬糾纏,賒欠尤為賴帳。年老神倦,亦不能陪諸君子作無益語言也……任渠話舊論交接,只當秋風過耳邊。」言下之意,客戶得乖乖照我規矩,千萬別不點不亮,想要賴帳;也不必套近乎,浪費彼此時間。燮老這句「凡送禮物食物,總不如白銀為妙」,我奉為圭臬。每年三節,交大資訊學院回饋本院教授的是有價禮券,教授們可依其需求購物,才不會讓人嫌「公之所送,未必弟之所好也」。
年幼時讀燮老書畫潤格標價,相當神往,心想,如果隨手塗鴉的漫畫都能標價,那可真是偉大啊。其實鄭板橋並非嗜錢如命,遊戲人間爾。我的研究室牆上掛著鄭板橋的一幅字:「吃虧是福」(如圖),下方加注一段文字「聰明難,糊塗尤難,由聰明而轉入糊塗更難。放一著,退一步,當下心安,非圖後來福報也」,有很深的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