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瑞娟台北報導】一名家庭主婦,一年半前曾在咬冰塊時,右側牙齒痛了一下,之後每當右側咬稍微硬食物,都會感到痠軟,後來經常感到右邊頭痛,今年初因右下臼齒不舒服到醫院求診,醫師發現她右下第一大臼齒牙溝,有一道淺淺變色的痕跡。經過根管治療及牙套贗復,最近患者已可正常咬東西,原先的頭痛問題也不藥而癒。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牙科主任張肇慶指出,齒髓發炎會引發頭痛,但慢性齒髓發炎或齒髓部分壞死,牙齒並不會痛,只是咬東西比較沒力,這時身體的另一個警示徵兆就是頭痛。
他強調,牙齒龜裂症候群,是牙科最難診斷病症之一,大多發生在後牙,病人會有咬到硬物後劇烈發生疼痛情形。
他表示,治療牙齒龜裂症候群,如裂痕未侵犯到齒髓,且沒有齒髓症狀,應儘快做牙套贗復,避免裂痕加深變寬。若伴隨齒髓症狀,需先做根管治療,再做牙套保護。
張肇慶提醒民眾,咬硬物出現劇痛時,應及早就醫,避免直接用牙齒咬碎冰塊;咀嚼時感覺有小石頭存在,避免繼續用力咬。若有不明原因頭痛,在內科找不出原因時,應將可能源自於牙齒龜裂列入考量。